[发明专利]一组神经胶质瘤标志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0281.9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芳;马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神经 胶质 标志 应用 | ||
本发明属生物和医学检验领域,涉及一组用于神经胶质瘤鉴别、分子分型、恶性分级及预后评估的肿瘤标志物及应用;所涉及的基因包括:ISL2、OSR2、TNFRSF11B、CABP4、CCDC18、IQGAP2、EFNB1、OTP、COL4A2、HIST1H3H、SERPINA5、PLSCR1、IGF2BP2、CEP135、HOXD10、LAMA2、ARAP3、GLA、FNDC3B、PYGL、PIGY、BCAN、CD68、CPXM1、SOX4、MDFI、CCDC80、TIMP4、TREM2、TCF12、MASP1、SRPX、UBE2C、MS4A6A、C1QC、PDPN、ANXA2、WEE1、HIST1H2BJ、ANG、EN1、ZNF217、EMILIN3、TMEM100等44个基因。所述基因(单独或任意组合)产物(蛋白、RNA)表达量差异,可用于预测神经胶质瘤的存在、分子分型、靶向药物筛选、恶性等级及病人总体生存期。该标志物的最佳组合在正常脑组织与神经胶质瘤的鉴别中,在特异性大于99%时,灵敏度可达97%以上。所述标志物可直接应用,也可与WHO病理分级、1p19q突变状态等相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和医学检验领域,涉及一组用于神经胶质瘤鉴别、分子分型、恶性分级及预后评估的肿瘤标志物及应用;所涉及的基因包括:ISL2、OSR2、TNFRSF11B、CABP4、CCDC18、IQGAP2、EFNB1、OTP、COL4A2、HIST1H3H、SERPINA5、PLSCR1、IGF2BP2、CEP135、HOXD10、LAMA2、ARAP3、GLA、FNDC3B、PYGL、PIGY、BCAN、CD68、CPXM1、SOX4、MDFI、CCDC80、TIMP4、TREM2、TCF12、MASP1、SRPX、UBE2C、MS4A6A、C1QC、PDPN、ANXA2、WEE1、HIST1H2BJ、ANG、EN1、ZNF217、EMILIN3、TMEM100等44个基因。所述标志物包括所述基因产物(蛋白、RNA),通过利用所述基因表达量改变与神经胶质组织癌变、恶性分级及病人预后之间的密切关系,来预测神经胶质瘤的存在、分子分型、靶向药物筛选、恶性等级及病人总体生存期。
背景技术
神经胶质瘤(Glioma)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按病理形态学特征WHO将神经胶质瘤分为:WHO II、WHO III、WHO IV(胶质母细胞瘤,GBM)三型[1,2]。WHO病理分级是神经胶质瘤分级的经典,但这种分类方法耗时长,而且对病人预后的判断并不太好[1,2]。尤其是对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 grade glioma,LGG,包括WHO II、WHO III),它们在病理组织学上非常接近,但预后却千差万别,从几个月到十年以上[1,2]。1p19q突变(1p19q-codel)的神经胶质瘤对治疗敏感,病人预后好。因而,1p19q突变与否(1p19q-codel还是1p19q-noncodel)是评估神经胶质瘤预后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低级别神经胶质瘤病人的预后评估[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快速、微量、高通量、客观等巨大优势。因而,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肿瘤进行诊断、鉴别、分型、恶性分级及预后评估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用于肿瘤的鉴别、分子分型、恶性分级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标志物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