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场景的矿物、岩石标本教学展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0876.4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钊;李嘉豪;倪超兰;陈清国;宋明亮;黄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南北极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9/20;G06T3/40;G06T7/00;G09B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汉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场景 矿物 岩石 标本 教学 展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互联网场景的矿物、岩石标本教学展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事先设计的拍摄距离和角度,分上、中、下三条路线采集矿物/岩石标本360°图片数据;从采集的图片数据中筛选出有效图片并编号;对有效图片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求出每张图片的外方位元素,进行特征点标定,建立与矿物标本真实大小一致的三维立体模型;从三维立体模型中去除支撑矿物标本的支撑架,并修复缺口。将修复后的三维立体模型发布到专用的三维互联网展示平台中,并将网页链接地址链接到学校的课程教学平台中。本发明可自动筛选出高质量图片用于矿物、岩石标本三维重建,通过互联网进行随时随地三维动态展示教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教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场景的矿物、岩石标本教学展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质矿产勘查大类的各个专业中,矿物、岩石标本鉴定是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地质调查员最重要的野外工作基本技能,也是地质矿产勘查大类专业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的必备项目。
在传统的矿物、岩石鉴定实训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矿物、岩石实物标本来提高矿物、岩石的鉴定能力。如观察矿物的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颜色、条痕色、光泽、解理、断口、硬度等物理性质来鉴定矿物,对于岩石除了观察组成岩石的矿物外,还要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主要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含量等。由于各个地质类职业院校矿物、岩石实物标本的类型和数量都十分有限,课堂教学学时也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时对矿物、岩石的鉴定能力通常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求,这也是制约矿物、岩石鉴定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有些教师增加了矿物、岩石彩色图片的供应量,以辅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训练。然而,图片是平面的,只能观察一个面,无法动态展示其全貌,不利于准确了解和撑握矿物和岩石的特征。有些教师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对岩矿标本进行三维建模,但需要利用专业软件在电脑上播放,无法实现互联网的连接,不能随时随地观察。也有的教师在互联网网页上传多个角度的矿物岩石标本图片,虽然可以对矿物岩石标本进行放大缩小和多角度观察,但还是无法真正进行三维展示,对教学没有本质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场景的矿物、岩石标本教学展示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传统的矿物、岩石鉴定实训教学中无法随时随地进行三维动态展示教学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基于互联网场景的矿物、岩石标本教学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事先设计的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分上、中、下三条路线采集矿物/岩石标本的360°图片数据;
计算每张图片质量得分,根据图片质量得分从采集的图片数据中筛选出有效图片并编号;
对有效图片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求出每张图片的外方位元素,进行特征点标定,建立与矿物/岩石标本真实大小一致的三维立体模型;
从三维立体模型中去除支撑矿物标本的支撑架,并修复缺口;
将修复后的三维立体模型发布到专用的三维互联网展示平台中,并将网页链接地址链接到学校的课程教学平台中。
优选的,所述分上、中、下三条路线采集矿物/岩石标本360°图片数据具体为:
从矿物/岩石标本的斜上方按照第一拍摄距离和第一拍摄角度采集矿物/岩石标本360°图片数据;
沿矿物/岩石标本的侧面按照第二拍摄距离和第二拍摄角度采集矿物/岩石标本360°图片数据;
从矿物/岩石标本的斜下方按照第三拍摄距离和第三拍摄角度采集矿物/岩石标本360°图片数据;
所述第一拍摄距离、第二拍摄距离、第三拍摄距离为拍摄时相机摄像头位置到矿物/岩石标本中心坐标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南北极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南北极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