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连接器及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0881.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季向容;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思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61 | 分类号: | H01R13/6461;H01R13/652;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苗广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连接器 服务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连接器及服务器。高速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以及两端子组件;每一端子组件包括多个导电端子,多个导电端子至少包括N对差分信号端子及多个接地端子,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在第一方向前后相邻的一个导电端子均设为接地端子;差分信号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接触段、固定段和焊接段,每对差分信号端子的两个接触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1,每对差分信号端子的两个固定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2,每对差分信号端子的两个焊接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3,L1大于L2,L3大于L2,L2小于或者等于固定段的宽度。本发明的高速连接器能够解决信号传输时所产生的串扰问题,同时还能优化高速连接器的结构,以简化成品组装的工序以及缩小高速连接器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连机器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现有连接器领域,特别是用于服务器的高速连接器,对于信号传输的完整性要求越来越高。高速连接器中一般为了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尤其是为了解决信号传输时的串扰,通常是将接地端子用一个接地金属片串联起来,实现统一接地。但是,通过接地金属片将高速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子串联起来,不仅使得接地端子的结构较为复杂,进而造成成品组装时的工序繁琐,同时还会增大高速连接器的体积,而使得高速连接器占用较大的空间。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速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连接器,旨在解决高速连接器中信号传输时所产生的串扰问题,同时还能优化高速连接器的结构,以简化成品组装的工序以及缩小高速连接器的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连接器,所述高速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以及两端子组件,两所述端子组件相对间隔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每一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多个导电端子,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多个所述导电端子至少包括N对差分信号端子及多个接地端子,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1,每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前后相邻的一个导电端子均设为所述接地端子;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接触段、固定段和焊接段,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两个所述接触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1,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两个所述固定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2,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两个所述焊接段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3,所述L1大于L2,所述L3大于L2,所述L2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固定段的宽度。
可选地,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平行设置,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以其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端子的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可选地,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中的两个所述固定段平行且等距设置。
可选地,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两个所述固定段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自靠近所述接触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接触段的一端呈递减设置或者递增设置。
可选地,所述差分信号端子还包括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连接所述接触段和所述固定段,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一折弯段自与所述接触段连接的连接处向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连接处呈逐渐靠近设置;和/或,所述差分信号端子还包括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连接所述焊接段和所述固定段,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中的两个所述第二折弯段自与所述焊接段连接的连接处向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连接处呈逐渐靠近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段的中心线与所述接触段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一平行平面上的投影形成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符合91°≤α≤175°;和/或,所述第二折弯段的中心线与所述焊接段的中心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一平行平面上的投影形成有夹角β,所述夹角β符合91°≤β≤175°。
可选地,所述L2大于或者等于0.01mm。
可选地,每一所述端子组件的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对齐间隔设置,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宽度与所述接触段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宽度与所述固定段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宽度与所述焊接段的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思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思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0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