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舵轮控制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1959.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7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蜜;陈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新虹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9 | 代理人: | 孙畅 |
地址: | 322001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舵轮 控制 算法 | ||
1.一种三舵轮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电动遥控三轮车的车体沿着指定的路径行驶,所述车体的底盘形状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每个端点位置安装一个舵轮,分别为第一舵轮、第二舵轮以及第三舵轮,所述舵轮为行走和转向一体结构,所述控制算法通过改变所述第一舵轮、所述第二舵轮以及所述第三舵轮的行走速度和转向角度,以实现所述车体的全向运动,并且在所述车体的运动过程中,通过物理数学方程式,实现所述第一舵轮、所述第二舵轮以及所述第三舵轮在刚性连接下的互协互助工作;
所述控制算法包括向心行运动模型、斜行运动模型以及原地旋转模型,所述向心行运动模型用于实现所述车体沿着直线行走,所述斜行运动模型用于实现所述车体沿着斜线行走,所述原地旋转模型用于调整所述车体的行驶角度;
所述车体的角速度定义为ω,所述第一舵轮的线速度定义为v1,所述第二舵轮的线速度定义为v2,所述第三舵轮的线速度定义为v3,所述第一舵轮的角速度定义为ω1,所述第二舵轮的线速度定义为ω2,所述第三舵轮的线速度定义为ω3,所述第一舵轮的角度定义为α,所述第二舵轮的角度定义为β,所述第三舵轮的角度定义为γ,所述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定义为L,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的运动半径定义为R,所述第一舵轮的运动半径定义为R′;
所述向心行运动模型包括三轮车模式和双轮差速模式,所述三轮车模式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舵轮,所述双轮差速模式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舵轮和所述第三舵轮,所述向心行运动模型以给定的所述v1和所述α为标准,通过所述三轮车模式和所述双轮差速模式,计算得出所述v2和所述v3,并将所述v1、所述v2和所述v3的值发送至所述第二舵轮和所述第三舵轮相对应的控制器,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舵轮、所述第二舵轮以及所述第三舵轮的协调工作;
所述斜行运动模型包括公式2.1、公式2.2以及公式2.3,如下:
公式2.1:ω=0,
公式2.2:v1=v2=v3,
公式2.3:α=β=γ,
从公式2.1、公式2.2以及公式2.3可知,只要设定所述第一舵轮、所述第二舵轮以及所述第三舵轮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即可实现所述第一舵轮、所述第二舵轮以及所述第三舵轮的协同工作;
所述原地旋转模型包括公式3.1、公式3.2、公式3.3、公式3.4、公式3.5、公式3.6以及公式3.7,所述原地旋转模型以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点为控制点,原地旋转运动无X轴方向的速度,并且所述控制点保持不变,所述第一舵轮、所述第二舵轮以及所述第三舵轮的角度与所述控制点连线成π/2,根据物理数学方程式,可得:
公式3.1:v=v1×cosα=0,
公式3.2:
公式3.3:ω=ω1=ω2=ω3,
公式3.4:
公式3.5:
公式3.6:v2=-v1,
公式3.7:v3=v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舵轮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模式包括公式101、公式102、公式103、公式104、公式105、公式106、以及公式107,如下:
公式101:
公式102:
公式103:
公式104:
公式104:
公式105:
公式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舵轮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差速模式包括公式111、公式112、公式113、公式114以及公式115,如下:
公式111:
公式112:
公式113:
公式114:
公式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19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