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废弃物环保再利用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2059.2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行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行香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A61L2/18;A61L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张显琴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废弃物 环保 再利用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再利用领域,公开了塑料废弃物环保再利用生产装置,包括消毒池和清洗池,消毒池与清洗池之间设置有传送装置,消毒池内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喷淋机构和可纵向移动的过滤出料机构;喷淋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消毒池内的、互相平行的喷淋丝杆,喷淋丝杆上均套设有与喷淋丝杆螺纹连接的喷淋块,两个喷淋块之间固定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过滤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消毒池内的过滤板,过滤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升举过滤板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的升举速度大于第二驱动组件的升举速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塑料废弃物因清洗不彻底使得制备而成的塑料再生颗粒产品质量及颜色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再利用领域,具体涉及塑料废弃物环保再利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酯等在内的一系列塑料制品被广泛而普遍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传统的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为填埋或焚烧,但是由于塑料废弃物降解慢,填埋后长期不分解容易污染地下水源;而焚烧处理方式又容易产生二噁英等剧毒物质,给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尤为重要,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目前,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式通常是将塑料废弃物破碎、清洗后进行造粒处理,制备成塑料再生颗粒,其中清洗处理通常是采用清洗池浸泡结合搅拌,这种处理方式虽然能够除去塑料碎片表面的部分杂质,但是由于塑料片质量较轻,通常会浮在水面上,造成清洗不彻底,洁净度不高,使得制备而成的塑料再生颗粒产品质量及颜色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塑料废弃物环保再利用生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废弃物因清洗不彻底使得制备而成的塑料再生颗粒产品质量及颜色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塑料废弃物环保再利用生产装置,包括消毒池和清洗池,消毒池与清洗池之间设置有传送装置,消毒池内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喷淋机构和可纵向移动的过滤出料机构;喷淋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消毒池内的、互相平行的喷淋丝杆,喷淋丝杆上均套设有与喷淋丝杆螺纹连接的喷淋块,两个喷淋块之间固定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过滤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消毒池内的过滤板,过滤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升举过滤板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的升举速度大于第二驱动组件的升举速度。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消毒池用于对破碎的塑料废弃物进行初步的消毒处理,以除去表面的有害菌;清洗池用于对已经消毒后的塑料废弃物进行二次的清洗处理,旨在实现塑料废弃物的全面清洗。在对塑料废弃物进行消毒处理时,消毒池内容纳有消毒液,将塑料废弃物倾倒在消毒池内,而后通过转动喷淋丝杆使得喷淋块沿喷淋丝杆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喷淋管移动,使得喷淋管沿消毒池的长度方向移动,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塑料废弃物表面的喷淋,另一方面,通过喷淋还能够对塑料废弃物施加向下的驱动力,对漂浮在消毒液表面的塑料废弃物向下喷淋按压,保证消毒的效果。在消毒结束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能够实现过滤板的升举,且由于第一驱动组件的升举速度大于第二驱动组件的升举速度,使得第一驱动组件一端升举较快,在对过滤板升举的同时能够驱动过滤板处于倾斜的状态,方便对截留在过滤板上的塑料废弃物进行倾斜出料。本技术方案通过一次的消毒和二次的清洗,能够保证塑料废弃物的清洗效果,进而能够避免因清洗不彻底而影响塑料再生颗粒的品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转动设置的竖向的驱动丝杆,驱动丝杆上均套设有与驱动丝杆螺纹连接的驱动块,驱动块与过滤板的端部之间均铰接有驱动杆。
本技术方案中,在驱动过滤板升举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丝杆转动,带动驱动块沿驱动丝杆轴向移动,进而通过驱动杆带动过滤板升举;本方案通过控制两个驱动丝杆的转速,即可对其驱动升举的速度进行调节,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行香,未经李行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