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重挡水单元及岸堤潜在决口的自重挡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2705.5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蒋德成;涂建伟;何孟芸;夏勇;张冲;贾刚;王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6;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重 单元 潜在 决口 水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重挡水单元及岸堤潜在决口的自重挡水系统,属于水利工程及工程抢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快速施工以在发生局部坍塌存在潜在决口的岸堤形成决口前构建挡水墙的自重挡水单元;其包括挡水板框架、承压底板框架、连接系和止水层,所述连接系的两端分别与挡水板框架的上端边沿和承压底板框架的前端边沿连接,以使得挡水板框架、承压底板框架和连接系形成三角连接结构,所述止水层平铺覆盖于挡水板框架和承压底板框架的内侧面上。本发明能够依靠水体自身水压力作为挡水单元的稳定力,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地通过自重挡水单元构建挡水墙结构,能有效的以防止溃堤后导致的灾难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及工程抢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岸堤土工布防护结构及岸堤土工布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岸堤是沿河地带抵御洪水灾害的重要建筑物,但在汛期,受洪水水流的侵蚀、冲刷,造成岸堤破坏。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长时间大面积的降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岸堤局部坍塌时,若不及时修复,一旦溃堤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损失。
目前岸堤坍塌的抢护,主要以护坡、固基为主,防止溃堤事故的发生。主要方法为:通过在坍塌部位迎水面侧抛投抗冲四面体截流石或堆砌钢筋石笼等重物抗击洪水对岸堤的继续冲刷,以阻止岸堤继续坍塌;背水面侧利用土石加倍堤岸防止稳定性崩塌造成溃堤。这种抢险方法需要较多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和作业空间,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均非常大,抢险基本都是在跟时间赛跑,快速形成挡水结构是减小因溃堤造成重大损失唯一方法。
上述常规岸堤修复方法耗费人力财力巨大,工期较长,往往由于场地局限、时间不足等因素,无法顺利修复已经部分坍塌的岸堤,从而可能承受溃堤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因此,在洪涝期间,河流岸堤的安全至关重要,如何快速的在岸堤潜在决口发生溃堤前形成挡水结构,是抗击灾难发生的关键,同时,也是困扰抗洪抢险工作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快速施工以在发生局部坍塌存在潜在决口的岸堤形成决口前构建挡水墙的自重挡水单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重挡水单元,包括挡水板框架、承压底板框架、连接系和止水层,挡水板框架的下端边沿和承压底板框架的后端边沿通过可拆卸连接配合后整体呈L形结构,在L形结构的内侧为朝水侧,所述连接系的两端分别与挡水板框架的上端边沿和承压底板框架的前端边沿连接,以使得挡水板框架、承压底板框架和连接系形成三角连接结构,所述止水层平铺覆盖于挡水板框架和承压底板框架的内侧面上;止水层的两侧边沿分别从挡水板框架和承压底板框架的两侧超出后形成搭接部,止水层的上侧边沿与挡水板框架的上端边沿连接,止水层的下侧边沿从承压底板框架的前端边沿向外延伸后形成超前覆盖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止水层为涂胶帆布;所述连接系为柔性钢丝绳。
进一步的是:在承压底板框架的后端边沿设置有档条,挡水板框架的下端边沿被限位地抵靠在所述档条处。
进一步的是:在挡水板框架和承压底板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向L形结构的内侧凸起的止水棱条,所述止水层覆盖在所述止水棱条上;在搭接部处设置有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的是:止水层通过系带连接到挡水板框架和承压底板框架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水板框架和承压底板框架均为格栅框架结构。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岸堤潜在决口的自重挡水系统,采用上述本发明所述的自重挡水单元,在岸堤潜在决口的两端的岸堤处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岸堤连接的端部土工围堰,在端部土工围堰处固定设置有刚性连接框架;由若干自重挡水单元沿自重挡水单元中L形结构的两侧依次相接连接后组成挡水墙,并且相邻的两个自重挡水单元的止水层的搭接部相互层叠搭接连接;挡水墙整体设置于岸堤的背水侧,挡水墙的两端端部分别与两个端部土工围堰的刚性连接框架一一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