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轴伺服驱动器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2787.3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朗格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08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立娟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驱动器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轴伺服驱动器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罩,所述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罩固设有安装箱、安装块,所述安装箱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第二螺杆固接,所述第三螺杆和第二螺杆上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固设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固设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上固设有制冷管,所述导热板与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固接,所述制冷管位于护罩内部,所述护罩固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固设有吸水板,一方面通过吸尘器循环往复的上下移动全面的对四轴伺服驱动器内部的热量和灰尘进行吸收,另一方面通过制冷管可以将导热板吸收的热量进行消除,方便导热板一直进行吸热,进一步达到散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轴伺服驱动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现有的伺服驱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内部元件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逐渐增温,一般伺服驱动器主要依靠内部散热风机进行散热,但是在实际考核中,这种散热方法并不实用,散热效率低下,长时间运行后,伺服驱动器内部还会充满大量热量,导致使元件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大大的降低了元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发明了一种四轴伺服驱动器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轴伺服驱动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四轴伺服驱动器散热装置,包括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顶部固设有的安装罩,所述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底部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上贯穿设置有两个滑槽,所述安装罩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安装箱、安装块,所述安装箱顶部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安装箱并延伸至安装箱内部与第二螺杆固接,所述安装块下方设置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两端和第二螺杆底端皆套设有第三滚珠轴承,所述第三螺杆底端和第二螺杆底端分别固设有从动轮、主动轮,所述从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三螺杆和第二螺杆上皆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之间固设有吸尘器,位于所述第二螺杆上的螺纹块左端固设有按压柱,所述安装箱底部固设有第一开关,所述安装板顶部左侧固设有第二开关,所述吸尘器靠近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一侧顶部固设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上固设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穿过滑槽并延伸至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内部与多个导热板相靠近,所述导热板与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内壁固接,所述制冷管位于护罩内部,所述护罩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柱与制冷管相连接,所述护罩底部固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导热板的一端固设有吸水板。
优选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进风管、制冷盒、聚风盒、注水管、冷却液,所述制冷盒上贯穿设置有多个进风管,所述制冷盒左侧固设有聚风盒,所述聚风盒左侧与吸尘器相连通,所述制冷盒与制冷管相连通,所述制冷盒顶部固设有注水管,所述制冷盒内部设置有冷却液。
优选的,靠近所述安装块的第三滚珠轴承与安装块固接,靠近所述安装板的第三滚珠轴承与安装板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上固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安装箱通过第一滚珠轴承与安装罩相连通,所述第一滚珠轴承内部固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两端皆套设有第二滚珠轴承,两个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分别与安装箱、安装罩固接,所述第一螺杆上固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安装罩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诉活动板上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排风扇、鼓风机,所述排风扇、鼓风机内部皆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柱与第二凹槽相连接,所述鼓风机下方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第二凹槽固接,所述安装罩底部贯穿设置有与四轴伺服驱动器外壳上散热孔相匹配的第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皆位于安装箱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朗格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朗格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2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