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3434.5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温珍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珍玖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13;C04B33/34;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11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分散 均匀 保暖 石墨 发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基体层、隔热层、第一绝缘层、石墨烯发热层、第二绝缘层、防水层和岩板面层,所述隔热层的边沿设置有隔热带,所述隔热带沿纵向向上延伸,且隔热带的内侧与隔热层形成第一发热槽,外侧与隔热层形成第二发热槽,所述石墨烯发热层涂设在第一发热槽及第二发热槽上,所述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分别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的两侧面,所述防水层顶面粘接在岩板面层的底面,且防水层的底面粘接所述第二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煅烧高岭土10-15份、硅藻土35-40份、长石2-5份、玄武岩3-8份以及蒙脱土25-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复合硅酸盐隔热材料、无机活性保温材料、硅酸盐保温材料、陶瓷保温材料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板面层包括底釉和面釉,底釉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河砂5-8份、蒙脱土10-15份、膨润土8-10份、水滑石4-6份、高铝土25-30份、锆英砂28-30份、粉煤灰12-15份、方解石6-10份、陶瓷熔块5-8份、氧化锌1-2份以及氧化镁1-2份,面釉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钠长石15-25份、凹凸棒8-10份、方解石8-10份、玄武岩纤维9-12份、煅烧氧化铝20-25份、硅酸锆20-25份、高岭土尾矿18-20份、石英粉15-18份、硼泥10-15份、二硼化钛1-3份以及氧化钛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高分子氟碳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塑料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的化学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
SiO2 66.5%-68%,
AL2O3 20.50%-21.00%,
Fe2O3 0.51%-0.80%,
CaO 0-0.11%,
MgO 0.79-0.84%,
K2O 1-2%,
Na2 3.0%-3.5%。
7.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相应比例的坯体原料进行配料,再加入适量的水经球磨细碎成细度为万孔筛余的浆料,将浆料经除铁过筛喷雾干燥制成粉料,将粉料用自动压砖机进行干压成型,然后干燥得到基体层;
(2)在步骤1得到的基体层上铺设隔热层,隔热层通过隔热带分隔出第一发热槽和第二发热槽,并在第一发热槽及第二发热槽上铺设第一绝缘层;
(3)在第一绝缘层上通过静电喷头喷涂附着石墨烯涂料,直至石墨烯涂料与隔热带齐平,并通过光固化机将石墨烯涂料固化形成石墨烯发热层;
(4)将第一绝缘层铺设在石墨烯发热层上,再将防水层粘接在第二绝缘层上,得到带石墨烯发热的岩板胚体;
(3)在带石墨烯发热的岩板胚体上施底釉,形成底釉层,再往底釉层上喷施面釉,得到半成品;
(4)将步骤5中的半成品经窑炉高温烧成,烧成温度1150~1250℃,烧成时间85~95min;
(5)将烧成的砖坯经过抛釉、磨边工序,制得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基体层干燥温度150-185℃,干燥时间70-1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温度分散均匀且保暖的石墨烯发热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光固化机的波长300-10000nm、光照强度0.05-1000lu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珍玖,未经温珍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34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