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4325.5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武灵芝;叶媛;翁丽星;鲍碧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25;C12Q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探针 试剂盒 端粒 活性 直接 方法 | ||
1.一种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金纳米颗粒以及与金纳米颗粒连接的探针序列,所述探针序列包括连接段以及用于端粒酶识别的引物段;所述连接段的序列长度为5-8nt;所述引物段的长度为15-20n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通过Au-S键连接在金纳米颗粒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段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为polyT序列。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检测探针在制备用于检测端粒酶活性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检测探针在纳米孔传感器检测中的应用。
8.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检测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金纳米颗粒溶液,加入TBE溶液与巯基修饰的端粒酶引物序列;
(S2)将步骤(S1)得到的产物加盐老化;
(S3)将步骤(S2)老化后的DNA修饰金纳米颗粒离心,保留沉淀,得到DNA-金球复合物探针。
9.一种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如权利要求8所制备的DNA-金球复合物探针,加入TRAP溶液和反应碱基dNTP,混合均匀,在37℃条件下反应;
步骤(2):在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SDS溶液终止端粒酶的延伸反应,在降温后,离心去除上清液,使用超纯水溶液复溶,重复三次;
步骤(3):将获得不同时间梯度下的端粒酶延伸的DNA-金球复合物产物,使用Tris溶液复溶,然后使用直径20nm的氮化硅纳米孔传感器对其进行检测,获得不同时间梯度下的端粒酶延伸端粒DNA序列长度的检测信号,从而获得端粒酶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43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