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马桶防低温灼伤的控制方法及调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4383.8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5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刚;林辉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振华 |
地址: | 317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马桶 低温 灼伤 控制 方法 调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马桶防低温灼伤的控制方法和调温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设置于马桶圈内部的用户识别传感器检测智能马桶的可识别范围内是否存在用户;若所述可识别范围内存在用户,则调温系统使马桶圈着座区的温度快速的达到预定档位温度,保持预定档位温度一个维持温度周期后,智能马桶自动进入低温防灼烧模式,调温系统控制马桶圈的表面温度逐渐降低到防灼档位温度,并保持一个防灼周期,完成一个加热周期。本发明设有低温防灼档位,避免了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对人体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造成烫伤,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采用循环式加热方法,适应不同人的使用时长需求。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6月19日,申请号为201910533701.4,发明名称为“智能马桶防低温灼伤的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卫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马桶防低温灼伤的控制方法及调温系统。
背景技术
科技进步正在逐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如今抽水马桶已经成为房屋卫生间的标配,其中抽水马桶的马桶圈通常采用塑料材质,常温下该材质低于体表温度,导致人体直接与其接触时易产生受凉的不适感,尤其对于怕冷的病人、老人、妇女、儿童等与其直接接触感觉尤为不适。为解决这种不适,通常在马桶圈上套上棉套或绒布套,但此方法长期使用后会滋生很多的细菌,清洗、消毒非常麻烦。而智能马桶盖的提出解决了这种麻烦。
现有的智能马桶盖在马桶圈内层设有电加热线圈或电加热管,通过红外感应器检测到智能马桶盖附近有人接近,启动加热系统对马桶圈进行加热,达到预设温度后保持恒定温度,检测到用户离开智能马桶盖监测范围后切断电源,马桶圈自然冷却。这种可加热的马桶圈具有将马桶圈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功能,但忽略了低温烫伤的问题,低温烫伤是指体表长时间接触高于体表温度一定值的低热物体引起的慢性烫伤,这种烫伤多发于冬季,烫伤部位多位于人体下肢。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具有短时间的接触,仅会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而在寒冷的冬季,人们使用温暖的马桶圈时通常会产生不愿离开的想法,导致体表与马桶圈接触时间过长,如果马桶圈一直保持持续的高于体表的温度,极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申请号为201510607898.3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马桶圈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该申请可实现目标对象在预设位置范围内时自动加热马桶圈,目标对象不在预设位置范围内时自动停止加热马桶圈,避免目标对象不在预设位置范围内时仍加热马桶圈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手动开关马桶圈调温装置导致的用户体验差,实现既节约资源,又提高用户体验。但此申请中仅提到对马桶圈进行增温控制,没有考虑到人体与持续恒温的马桶圈接触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申请提供了智能马桶防低温灼伤的控制方法。本申请的智能马桶防低温灼伤的控制方法设有低温防灼档位,避免了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对人体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造成烫伤,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且具有更为人性化的加热顺序,可在用户刚使用时就感受到接近体温的温度,使用起来较为舒适,逐渐降低到防灼档位,可防止用户感觉到骤热骤冷,防灼档位的温度相较于预定档位的温度更低,需要的热能更少,相较于恒温式马桶圈更为节能;采用循环式加热方法,适应不同人的使用时长需求,正常情况下一个加热周期的时间足够用户使用,如需更多使用时间,马桶圈可进行循环加热,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智能马桶防低温灼伤的调温系统,使用该调温系统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智能马桶防低温灼伤的控制方法。
对于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4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