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耦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4585.2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英飞光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大道52号凤凰产业园(武汉.中国光谷文化创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耦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模块耦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模块耦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小孔径光纤接收聚焦后的激光,初始状态时,激光聚焦后的汇聚光斑至少部分落于所述小孔径光纤外;S2,监测耦合功率,并根据监测的耦合功率来调整激光入射所述小孔径光纤的角度;S3,随着激光入射角度的调整,所述耦合功率会逐渐趋于正常,待监测的耦合功率数值正常时,将所述小孔径光纤替换为正常孔径光纤。本发明的一种光模块耦合方法,通过采用小孔径光纤并配合耦合功率的监测来调整入射光的角度,可以确保汇聚光斑的入射角度是正对光纤中心,从而避免了传输时丢失高阶模态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模块耦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模块耦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光纤通信技术以其传输频带宽、传输距离远、通信容量大、质量高,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通信网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光模块,作为光纤通讯传输过程的重要组成部件,正朝着小型化、低成本、低损耗、高速率、远距离等特点方向快速发展。
光模块主要应用在数据中心中进行光电转换和数据传输,而在光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把相应的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以光波为信号载体,光纤为传输信道进行传输和接收相应信号;由于有一部分光模块采用的为大传输孔径的光纤进行传输,所以光波在光纤内部传输时为多种传输模态(或传输路径),此时光模块在把光输入到光纤时就要求把激光器发出的光尽可能多的输入到光纤孔径的中心区域,从而使光波在光纤内部传输时保证不丢模,所以针对光模块怎样才能让光波传输到光纤中心而不是光纤孔径的边缘就成为了光引擎耦合时的重要研究点。
光模块在进行透镜耦合时一般方法为在透镜侧接出正常光纤作为光传输耦合信道,且经过实测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过透镜聚焦后得光斑直径大小要小于正常光纤传输孔径,所以在光纤耦合时,就有一定几率使光斑最终耦合在光纤传输孔径得边缘,光斑耦合到光纤传输孔边缘时,光纤仍然能进行传输功率,但是在传输过程中有一部分光就会在光纤包层边缘传输,这部分光为高阶模态的光,经过后续传输时容易丢失此高阶模态,此为常规光模块耦合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耦合方法,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模块耦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小孔径光纤接收聚焦后的激光,初始状态时,激光聚焦后的汇聚光斑至少部分落于所述小孔径光纤外;
S2,监测耦合功率,并根据监测的耦合功率来调整激光入射所述小孔径光纤的角度;
S3,随着激光入射角度的调整,所述耦合功率会逐渐趋于正常,待监测的耦合功率数值正常时,将所述小孔径光纤替换为正常孔径光纤。
进一步,采用功率计监测耦合功率。
进一步,在所述S1步骤前,激光发光区的激光先经过准直透镜准直后再射至聚焦透镜聚焦,然后再由所述小孔径光纤接收。
进一步,在所述S2步骤中,调整的方式具体为:调整激光器的位置,使激光器与所述准直透镜同轴,当所述耦合功率数值正常时,此时激光器与所述准直透镜同轴设置。
进一步,激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准直后由全反射面反射至所述聚焦透镜。
进一步,在替换正常孔径光纤后,对所述准直透镜和所述聚焦透镜点胶固化。
进一步,采用高温烘烤固化胶水。
进一步,在所述S3步骤中,当监测的耦合功率数值正常时,所述汇聚光斑处于透镜耦合平坦区的中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光模块耦合方法,通过采用小孔径光纤并配合耦合功率的监测来调整入射光的角度,可以确保汇聚光斑的入射角度是正对光纤中心,从而避免了传输时丢失高阶模态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英飞光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英飞光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4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双轨道结构
- 下一篇:燃油油箱状态识别平台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