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湿垃圾安全生物消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5381.0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春;冯坤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旅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乐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5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厨湿 垃圾 安全 生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湿垃圾安全生物消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发酵仓内投放发酵菌;S2向发酵仓内投放经固液分离后的固体餐厨湿垃圾,每批投放量为步骤1中投放的发酵菌重量的1/5,并且投放总量不超过步骤1中投放的发酵菌重量的15‑20倍;S3将发酵仓内的餐厨湿垃圾和发酵菌混合均匀;S4将发酵仓内产生的气体抽出,并将气体部分经冷干形成液体排放,剩余部分输送回发酵仓内;S5向发酵仓内输送外部空气。本发明通过发酵菌对餐厨湿垃圾进行生物消纳处理,实现了近乎零污染排放,固体残渣极少,抽取的水蒸气经冷干处理为无污染蒸馏水,无污染液,发酵产生的气体再次回流到发酵仓内参与发酵,无异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湿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湿垃圾安全生物消纳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湿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居民区、饭店、各种企事业单位的食堂是其集中排放的场所。一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称为“厨余”,而在饮食消费后的食物残余称为“泔脚”。前者成分主要为菜叶、果皮.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后者以淀粉、蛋白质、脂肪为主,同时还表现出高含盐量、游离态脂肪比重大的特点,易为微生物利用,含水率高。
目前,餐厨湿垃圾被大量资源化利用,通过生物消纳装置对其进行生物降解成为一大趋势,发酵会产生大量气体,气体中大部分为水蒸气,水蒸气会影响发酵效率,因此需要将水蒸气抽取出来,但目前的生物消纳不对抽出的气体处理,直排湿度大,影响设备寿命,并且有异味,会影响环境。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餐厨湿垃圾安全生物消纳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餐厨湿垃圾安全生物消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发酵仓内投放发酵菌;
S2向发酵仓内投放经固液分离后的固体餐厨湿垃圾,每批投放量为步骤1中投放的发酵菌重量的1/5,并且投放总量不超过步骤1中投放的发酵菌重量的15-20倍;
S3将发酵仓内的餐厨湿垃圾和发酵菌混合均匀;
S4将发酵仓内产生的气体抽出,并将气体部分经冷干形成液体排放,剩余部分输送回发酵仓内;
S5向发酵仓内输送外部空气,以保持发酵仓内氧含量为3-5mg/L。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2中后一批固体餐厨湿垃圾在前一批分解90%-95%后投放。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4中抽取气体采用开启20-30分钟、关闭3-10分钟的间断工作模式。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4中均从发酵仓内发酵物料的上部抽取和输送回气体。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5由发酵仓的底部向顶部输送外部空气。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维持所述发酵仓内温度为65-75℃。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体餐厨湿垃圾的含水率不大于80%。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4中抽取气体关闭时,排放经冷干形成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发酵菌对餐厨湿垃圾进行生物消纳处理,实现了近乎零污染排放,固体残渣极少,抽取的水蒸气经冷干处理为无污染蒸馏水,无污染液,发酵产生的气体再次回流到发酵仓内参与发酵,无异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旅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智旅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5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田水利渠道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胎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