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限串接拓扑结构与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6281.X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彭胜铕;谢奇志;郑绍华;郑舜升;魏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硕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限 拓扑 结构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限串接拓扑结构与通信方法,无限串接拓扑结构包含一微处理器以及按序串接至该微处理器的多个感测元件。该微处理器包含一数据输出引脚、一时钟输出引脚以及一数据输入引脚。每一感测元件包含一处理单元、一信息感测单元、一输入序列单元、一输出序列单元以及一选择单元。该信息感测单元耦接该处理单元。该输入序列单元耦接该处理单元。该输出序列单元耦接该处理单元。该选择单元耦接该输入序列单元与该输出序列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拓扑结构与通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限串接拓扑结构与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图1用于触控装置的现有拓扑结构1。如图1所示,微处理器10的引脚P1~PN分别通过通道ch1~chN对应地连接感测元件K1~KN。虽然可同时控制感测元件K1~KN,然而却因为处理器引脚数量使得连接的感测元件数量受限。
另外,通道ch1~chN之间也会彼此干扰,像是有线连接的通道ch1~chN因接线缠绕造成的触控误判,而有线连接的通道ch1~chN也会因接线的长度过长导致各通道的负载差异过大,造成触控演算感应失败。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拓扑结构,以解决上述数量受限与连接感测元件感测错误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达到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无限串接拓扑结构,包括一微处理器以及多个感测元件。该微处理器包含一数据输出引脚、一时钟输出引脚以及一数据输入引脚。该多个感测元件按序串接至该微处理器,且每一该多个感测元件包含一处理单元、一信息感测单元、一输入序列单元、一输出序列单元以及一选择单元。其拓扑结构实现于触控装置,则感测元件的信息感测单元即为触控单元,该信息感测单元耦接该处理单元。该输入序列单元耦接该处理单元并接收一输入数据序列与一时钟输入。该输出序列单元耦接该处理单元并输出一输出数据序列。该选择单元耦接该输入序列单元与该输出序列单元,并接收一时钟输入与一切换信号,以根据该切换信号决定是否输出一时钟输出。该多个感测元件中最后一个按序串接的感测元件的一输出数据序列为传送至该数据输入引脚的一数据反馈序列。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当该选择单元根据该切换信号决定不输出该时钟输出时,该多个感测元件个别接收的该时钟输入皆相同且是由该时钟输出引脚所传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每一该多个感测元件的该选择单元根据该切换信号决定输出该时钟输出,且按序串接至该微处理器的该多个感测元件中的第一个感测元件的一时钟输入是从该时钟输出引脚所传出,其余的该感测元件个别接收的时钟输入皆为上一感测元件的时钟输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微处理器还包含一时钟输入引脚,且该最后一个按序串接的感测元件的该时钟输出为传送至该时钟输入引脚的一时钟反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最后一个按序串接的感测元件不会传送时钟输出至该处理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无限串接拓扑通信方法,包括:将多个感测元件按序串接至一微处理器;从该微处理器接收一输入数据序列与一时钟输入;在每一该感测元件输出一输出数据序列;以及在每一该感测元件接收一时钟输入与一切换信号,以根据该切换信号决定是否输出一时钟输出。该多个感测元件中最后一个按序串接的感测元件的一输出数据序列为传送至该微处理器的一数据反馈序列。
本发明的无限串接拓扑结构的串接方式不会有因接线缠绕造成触控误判、接线的长度过长导致负载差异过大与感测元件感应失败等问题,同时串接的感测元件(按键)不会有数量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触控装置的现有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硕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硕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