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极耳清洗装置及电芯极耳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6409.2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4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荣;杨锦彬;陈锦;潘镇鸿;岳武;陈文运;农光成;周博剑;谭小勇;赵振宇;张红兵;杨杰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龙智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诺正鑫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9 | 代理人: | 罗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芯极耳 清洗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芯极耳清洗装置及电芯极耳清洗方法,包括:电芯搬运机构,用于输送电芯至工作台的清洗位;工作台,其上设有若干清洗位,若干清洗位中间形成一通道,电芯搬运机构通过通道将电芯输送并置于各个清洗位上;每一清洗位的两侧边对应电芯的极耳位置设有空隙;第一极耳清洗机构,设于工作台的一侧,对电芯左侧的极耳进行上下表面的清洗;第二极耳清洗机构,设于工作台的另一侧,对电芯右侧的极耳进行上下表面的清洗。本发明的电芯极耳清洗装置清洗过程中无需对电芯进行翻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翻转过程中对电芯造成的损伤,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本发明的极耳清洗方法采用错位清洗的方式,解决了等离子清洗时正负极易导通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包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极耳清洗装置及电芯极耳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电芯正负极耳表面的外观干净整洁以及与汇流排激光焊接时的可靠性,电芯正负极耳表面在进行装配前需进行清洗,保证电芯正负极耳清洗后达因值不低于30。现有技术已有采用等离子清洗极耳的方法,由于在对电芯极耳进行等离子清洗过程中需要避免电芯正负极耳通过等离子导通的情况,现有技术一般先对极耳的正面进行清洗,然后通过翻转机构将电芯翻转,再对极耳的反面进行清洗,最后再由翻转机构将电芯翻转复位。该清洗过程需依赖翻转机构才能完成,且两次电芯翻转占用清洗工位时间较长,降低了生产效率,且两次翻转的过程中容易对电芯表面造成划伤,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故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电芯极耳清洗装置及电芯极耳清洗方法,在避免等离子对正负极导通的情况下完成对极耳的清洗,且清洗过程中无需对电芯进行翻转,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损伤,提高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芯极耳清洗装置及电芯极耳清洗方法,该装置有效避免了等离子清洗时电极导通的难题。本发明同时对极耳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无需对电芯进行翻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翻转过程中对电芯造成的损伤,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极耳清洗装置及电芯极耳清洗方法,包括:
电芯搬运机构,用于输送电芯至工作台的清洗位;
工作台,其上设有若干清洗位,若干清洗位中间形成一通道,所述电芯搬运机构通过所述通道将电芯输送并置于各个清洗位上;每一清洗位的两侧边对应电芯的极耳位置设有空隙;
第一极耳清洗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对电芯左侧的极耳进行上下表面的清洗;
第二极耳清洗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对电芯右侧的极耳进行上下表面的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耳清洗机构和所述第二极耳清洗机构均包括:支架、第一喷枪、第二喷枪和一调节组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调节组件可相对工作台沿X轴和Y轴移动;所述第一喷枪和所述第二喷枪上下相对地设于所述支架上,两喷枪在所述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可沿所述支架做Z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气缸、第二气缸、运动X轴、运动Y轴和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运动X轴上,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运动Y轴上,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运动X轴一端上,所述运动Y轴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运动X轴上,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滑块上;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喷枪固定于所述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第二喷枪固定于所述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枪和所述第二喷枪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固定于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和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均为滑台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枪和所述第二喷枪均为等离子喷枪,所述第一喷枪对极耳的上表面进行清洗,所述第二喷枪对极耳的下表面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龙智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龙智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设计衣服熨烫装置
- 下一篇:视频召回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