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编程的光芯片、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6450.X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7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伯灵;崔乃迪;冯俊波;郭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2B6/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振军 |
地址: | 40133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 芯片 终端 | ||
一种可编程的光芯片和终端,所述光芯片包括:用于在所述可编程的光芯片内传输光信号的一条或多条第一传输路径;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所述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呈阵列排列;光IP核,所述光IP核以及所述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之间、所述光IP核之间经由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光耦合;所述光IP核包括光软核,和/或,光固核,其中,每种光软核包括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以及用于在所述光软核内传输光信号的一条或多条第二传输路径,每种光固核包括第三可编程基础器件、用于在所述光固核内传输所述光信号的一条或多条第三传输路径和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一光学器件。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对光芯片进行编程等操作即可使光芯片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光子芯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编程的光芯片和终端。
背景技术
光子集成产业目前处于大规模集成的起步阶段,随着光芯片在光通信、光量子计算、微波光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光芯片需要实现的功能愈加复杂,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历程类似,光子集成领域迫切需要一种与电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一样可以推动光子集成产业快速发展的可编程的光芯片。
可编程的光芯片在光通信、光子人工智能、微波光子、光量子计算、光传感等领域都有着大量的潜在应用。但目前业界主流的光芯片均是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开发定制的,也即,针对某一应用需求的光芯片,需要经过设计研发和生产过程才能投入使用,需要经过较长的设计研发和制作周期,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亟需一种可编程的光芯片,通过对光芯片进行编程操作即可使光芯片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从而降低光芯片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编程的光芯片,通过对光芯片进行编程等操作可以使光芯片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编程的光芯片,所述光芯片包括:用于在所述可编程的光芯片内传输光信号的一条或多条第一传输路径;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所述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呈第一预设形状阵列排列;光IP核,所述光IP核和所述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之间、所述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之间、所述光IP核之间经由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光耦合;其中,所述光IP核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别的光软核,和/或,一种或多种类别的光固核,每种光软核包括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以及用于在所述光软核内传输光信号的一条或多条第二传输路径,每种光固核包括第三可编程基础器件、用于在所述光固核内传输所述光信号的一条或多条第三传输路径和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一光学器件;所述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传输的光信号的路径和相位,所述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的光信号的路径和相位,所述第三可编程基础器件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三传输路径中传输的光信号的路径和相位。
可选的,所述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呈第二预设形状阵列排列,不同类别的光软核满足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二预设形状不同、所述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的类型不同、所述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的尺寸不同、所述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的数量不同、所述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的整体形状不同。
可选的,所述光IP核还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别的光硬核,所述光硬核为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二光学器件。
可选的,所述光硬核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功率放大器、激光器、探测器、调制器、光强度监测器、衰减器、滤波器、延时线、波分复用器。
可选的,所述光固核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可编程延时线、可编程滤波器、可编程调制器、可编程波分复用器。
可选的,所述光芯片满足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可编程基础器件可以是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光开关或微机电器件;所述第二可编程基础器件可以是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光开关或微机电器件;所述第三可编程基础器件可以是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光开关或微机电器件。
可选的,所述光IP核位于多条第一传输路径的外围或内嵌于多条第一传输路径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油冷电机冷却试验装置
- 下一篇:数据输入、数据转换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