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墨水单体、光固化组合物、封装薄膜及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6778.1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于哲;姜晓晨;秦翠英;崔明;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08 | 分类号: | C07F7/08;C09D11/38;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墨水 单体 光固化 组合 封装 薄膜 有机 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水单体、光固化组合物、封装薄膜及有机发光器件,属于紫外固化材料及薄膜封装技术领域,该墨水单体的结构通式为:式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小于20的烷基、碳原子小于20的烷氧基、碳原子小于20的含氟烷基中的任一种;Y1、Y2各自独立为取代的丙烯酸酯基或未取代的丙烯酸酯基;X1~X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小于20的烷基、碳原子小于20的烷氧基、碳原子小于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中的任一种。本发明提供的墨水单体,可用于喷墨打印,其通过喷墨UV固化成膜后,可作为有机层,并将其与无机层反复堆叠形成封装层,可有效防止水汽和氧的透过,从而可以延长有机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固化材料及薄膜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墨水单体、光固化组合物、封装薄膜及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LED)。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包含了由空穴注入电极(阳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电子注入电极(阴极)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这个有机发光器件通常是提供在玻璃基板上,为了防止受到从外部流入水分或氧导致劣化,用另外一张基板覆盖住。最近,包括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在内的显示设备在消费者的需求下日渐变薄,有机发光设备方面也为了满足此需求将薄膜封装(Thin Film Encapsulation;TFE)适用在有机发光器件的覆盖上。
OLED器件的寿命是目前困扰OLED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OLED器件寿命的因素很多,有物理方面的,如功能层界面,阴极材料,驱动方式,基板玻璃中的钠离子向OLED有基层迁移等;也有化学方面的,如阴极氧化,有机材料的晶化等。尽管人们对OLED的失效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但有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了OLED器件内部水汽的存在是影响OLED的寿命主要因素。通过大量的成果与分析,我们认为OLED失效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OLED器件的微型电解池失效模型,因为OLED器件属于直流电流驱动型的器件,当OLED处于工作状态时,如果器件内部有水蒸气的话,在器件内部就会构成一个微型的电解池,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反应气体就会将金属阴极与有机功能层分离,导致器件的根本性失效。OLED器件所用的金属阴极一般都是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也易与渗透进来的水汽发生反应,形成电阻值很大的介质层,相当于在器件内部串联了一个大电阻,这也会影响器件的亮度。另外,水和氧气还会与有机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会引起器件的失效。因此,研究有机发光器件的封装,对于提高器件的效率,延长器件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薄膜封装结构是在基板显示范围内将形成的有机发光器件上方分别将无机膜与有机膜一层以上交替叠层从而覆盖住显示范围来保护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通常将叠层的无机膜与有机膜称为薄膜封装层。具有此薄膜封装层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与具有柔性的基板一起优化设备的柔韧性。另外,此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使设备的多样设计成为了可能,最重要的是让薄型化成为了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水单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墨水单体,其结构通式为式1:
式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小于20的烷基、碳原子小于20的烷氧基、碳原子小于20的含氟烷基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6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网监测系统
- 下一篇: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