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铜合金的熔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7046.4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5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方田;王守业;方迪江;陈天宝;郑秋枫;姚泳良;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灿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C22C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3118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铜合金 熔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铜合金的熔炼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支撑架内壁的熔炼仓: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熔炼仓连接,所述熔炼仓的内壁设置有内胆,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温控器,且温控器通过导线与套设在内胆外侧螺旋状的电磁线圈连接,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一进料管,进料管上设置有储料仓,且储料仓内设置有一驱动物料逐一且连续进料的下料组件。本发明中,该熔炼装置采用旋转的下料组件,可以对储料仓内内待下料的熔炼物料起到连续下料的效果,确保带熔炼物料能够逐一的进入到熔炼仓内进行熔炼,从而确保铜合金熔炼物料能够安全高效的投放到熔炼仓内,提高熔炼装置的下料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铜合金的熔炼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而铜合金是指以纯铜为基体,在基体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合金元素而构成的一种合金,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可添加相应种类和比例的合金进行熔炼,因此实现铜合金的铸造生产,需要借助熔炼装置对原料进行熔炼加工。
现有的熔炼装置通常采用熔炼物料一次性添加的方式,当熔炼过程中需要额外添加辅料时,需要将熔炼仓开启后进行人工添加,一方面容易造成热量的过度散失,另一方面也无法实现辅料的连续逐一操作效果,导致熔炼装置的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可以对辅料进行逐一且连续添加,增强物料下料稳定性,提高熔炼效率的一种铸造铜合金的熔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铜合金的熔炼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支撑架内壁的熔炼仓: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熔炼仓连接;
所述熔炼仓的内壁设置有内胆;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温控器,且温控器通过导线与套设在内胆外侧螺旋状的电磁线圈连接;
所述熔炼仓的顶部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封盖,且封盖上设置有一进料组件;
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一进料管,进料管上设置有储料仓,且储料仓内设置有一驱动物料逐一且连续进料的下料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一设置在储料仓内壁的转辊,转辊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挡料板,转辊通过皮带与进料管外壁的第一电机联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料管的内壁对称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上设置有阻热板,且两个阻热板接触后将进料管的通道闭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设置在支撑架外壁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条与传动组件联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与链条联接的传动杆,传动杆通过轴承与支撑架连接,传动杆上设置有齿环,且齿环与熔炼仓底部的齿条啮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齿条的侧视截面为弧形结构,所述齿条的端部与熔炼仓的底部固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熔炼仓的外壁呈环形结构设有若干个凹陷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封盖上且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紧固销,且紧固销与熔炼仓的底部抵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铜合金的熔炼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灿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灿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