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检测有机氯农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7338.8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8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燕;韦柳娜;王硕;胡子康;陈亨业;杨小龙;杨健;周春松;佘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0 | 分类号: | G01N21/8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李欣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检测 有机 农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检测有机氯农药的方法,以锌卟啉为主要原料进行自组装反应得锌纳米卟啉,将其加入含pH指示剂的已知浓度的有机氯农药溶液中反应至颜色不再变化,再根据有机氯农药浓度与反应后检测溶液体系的颜色关系,建立基于有机氯农药浓度的标准比色装置,以实现待检测溶液体系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的可视化测定。本发明首次提出基于锌纳米卟啉催化有机氯农药发生脱氯反应,并以脱氯产生的氢质子与pH指示剂之间相互作用构建颜色变化与有机氯农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对有机氯农药的快速识别,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可为有机氯农药的低成本高效测定提供一条全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检测有机氯农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氯农药是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高效杀虫剂,是一类含有有机氯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曾被广泛使用。有机氯农药对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具有较大毒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有机氯农药能在肝、肾、心脏等组织中蓄积,且其脂溶性大的特性使之在体内脂肪中的蓄积更严重。因此,我国早已停止有机氯农药的使用。但有机氯农药结构稳定,不易被酶降解,可积存在动、植物体内的有机氯农药分子长达半个世纪以上;因此在环境中依旧存在有机氯农药,其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传递,会进一步扩散,对生物体产生严重危害。
目前,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主要依靠大型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质联用、气质联用等。这些检测方法灵敏度极高,误差较小,但一般需要复杂的预处理,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较高。近些年来,也有一些生物传感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分析、半定量免疫层析法和电化学方法等,已成功应用于农药残留的检测。然而,这些生物传感方法由于抗体存在制备复杂、保存条件苛刻、成本昂贵的劣势以及假阳性结果等问题,检测效果有限,也不能完全替代大型精密仪器。因此,进一步开发一种能够满足现场快速检测,存储方便且成本较低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检测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肉眼可视等优点,可实现湖水、土壤、白菜、菊花等复杂基质中有机氯农药的快速、准确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视化检测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锌卟啉为主要原料进行自组装反应得锌纳米卟啉,将其加入含pH指示剂的已知浓度的有机氯农药溶液中混合均匀,得检测溶液体系,反应至颜色不再变化,根据有机氯农药浓度与反应后检测溶液体系的颜色关系,建立基于有机氯农药浓度的标准比色装置,以实现待检测溶液体系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的可视化测定。
上述方案中,在相同用量条件下,向含有pH指示剂的待检测溶液中加入锌纳米卟啉混合均匀,得待检测溶液体系,反应至颜色不再变化,将反应后待检测溶液体系的颜色与标准比色装置进行对比,实现待检测溶液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测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锌卟啉可选用四-(4-吡啶基)锌卟啉(ZnTPyP)、四-(4-羟基)锌卟啉(ZnTHPP)、四-(4-甲氧基)锌卟啉(ZnTMPP)或四-(4-苯基)锌卟啉(ZnTCPP);优选为四-(4-吡啶基)锌卟啉。
上述方案中,锌纳米卟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锌卟啉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配制卟啉溶液,然后将其加入水中,在20-28℃下进行自组装反应,得含锌纳米卟啉的溶液,在0-4℃温度条件下贮存备用;锌金属作为一种常见且价格便宜的非贵金属,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并基于卟啉结构的大Π结构及其优异的光学、物理化学性质,结合锌金属化的卟啉再通过纳米化获得锌纳米卟啉产品,具有很好的形貌效应和尺寸效应可大大提升催化活性。
上述方案中,所述卟啉溶液中锌卟啉的浓度为0.8-1.5×10-3mol/L。
上述方案中,所述卟啉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3:8-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