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7562.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俊;王忠利;黄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德聚胶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8G18/32;C08G18/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王庆海;刘军锋 |
地址: | 5233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气 固化 聚氨酯 热熔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所述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热塑性树脂20‑30份、聚酯多元醇15‑25份、聚醚多元醇25‑35份、三官小分子多元醇3‑8份、多异氰酸酯15‑25份、催化剂0.01‑1份、潜固剂3‑5份、硅烷偶联剂0.4‑5份、消泡剂0.1‑2份。所述潜固剂是醛亚胺和/或酮亚胺,优选的,所述潜固剂还包括二硅氮烷和/或环二硅氮烷。本发明将潜固剂应用到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中,成功解决了聚氨酯热熔胶厚胶层及大面积粘结固化过程中的气泡问题。其次,本发明使用的潜固剂还能降低胶体粘度,使胶体具有更好的剪切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密封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深层固化的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
背景技术
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是由聚酯或聚醚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合成异氰酸酯基封端的预聚物,配以与异氰酸酯基不反应的热塑性树脂、增黏树脂、抗氧剂、促进剂、催化剂等添加剂配置而成。在使用过程中,胶层中的异氰酸酯端基与紫外光或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产生化学交联固化从而达到粘结作用。因此,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具有热熔胶的初粘性高、定位速度快等特点,又具有耐热性、耐水性、耐化学性能、耐蠕变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制鞋工业、纺织行业、木材工业、电子工业、白色家电和书刊装订等行业。
常规的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在固化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与空气中的水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CO2气体,产生的气体如不能及时逸散到空气中,就会导致胶层内部产生气泡,影响粘结强度和外观。同时,由于空气中湿气向胶体的渗透是一个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缓慢扩散过程,表层结皮速度快,阻断气体逸散通道,故在厚胶层密封粘结的实际应用中,鼓泡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传统的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厚涂,且固化后的涂膜易出现不密实和鼓泡现象,导致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在这类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为了解决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鼓泡问题,专利文献200780042808.4公开了一种包含聚醛缩亚胺的湿固化性热熔胶组合物,所述聚醛缩亚胺是叔脂族、叔脂环族的醛,或者芳族醛与脂族伯氨基的多胺经聚合制备得到。聚醛缩亚胺在排除水分的条件下是可以稳定储存的,在水分进入时,醛缩亚胺基团可经由中间体可水解生成氨基基团和相应结构的醛。在异氰酸酯基存在下,水解性醛缩亚胺基团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生成脲基。所述技术方案公开的聚醛缩亚胺虽然能解决热熔胶固化过程中的鼓泡问题,但是,添加的聚醛缩亚胺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会增加热熔胶体系粘度,增加点胶温度,尤其在需要胶黏剂厚涂的施工领域,根本不利于现场操作。
此外,专利文献2017106441889.5公开了一种改性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所述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是先通过常规方式制备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再向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聚乙烯亚胺水凝胶和偶联剂,搅拌混合,即得改性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添加聚乙烯亚胺水凝胶能够有效避免固化过程中产生起泡,其原理在于:聚乙烯亚胺水凝胶能与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固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铵,由于电荷间相互作用自发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提高体系内部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有效避免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固化成膜后出现气泡和针孔。同样,聚乙烯亚胺水凝胶是一种聚合物,会增加聚氨酯体系粘度,在薄涂的涂料领域还可以使用,在厚涂的热熔胶领域显然不适合。此外,在胶黏剂中添加凝胶组分无疑还会降低胶黏剂的粘结性能。
为了解决聚氨酯热熔胶应用中的鼓泡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深层固化的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将潜固剂应用到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中,成功解决了厚胶层及大面积粘结固化过程中的气泡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德聚胶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德聚胶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