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方管柱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7765.6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2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伟;段常智;董长民;刘齐君;张有奇;郁红丽;张旭;孙玉霖;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二建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4;B23K37/00;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管柱 焊接 结构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建筑方管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方管柱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传统钢结构方管柱焊接处理费时费料、质量不达标,一种钢结构方管柱焊接结构,包括方管柱,所述方管柱内设置四个隔板形成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上设置槽口,各所述隔板背对槽口的一侧左右两端及下端设置衬板,所述槽口四边设置衬板,所述槽口处焊接盖板,减少施工工序,保证熔透焊缝合格率,省时省料,在钢结构建筑方管柱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建筑方管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方管柱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结构方管柱施工方式为:基于方管柱的节点处翼板全部切割掉,按照施工需求全部加上隔板和挡板,采用传统工艺电渣焊焊接施工,此种焊接方法工作量大,材料耗损量大,用工多,焊接质量不易达到标准,从而造成费工、费时、费料,焊接合格率低,直接影响建筑结构强度及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结构方管柱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解决传统钢结构方管柱焊接处理费时费料、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方管柱焊接结构,包括方管柱,所述方管柱内设置四个隔板形成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上设置槽口,各所述隔板背对槽口的一侧左右两端及下端设置衬板,所述槽口四边设置衬板,所述槽口处焊接盖板。
更进一步,各所述隔板左右两侧边及下侧边设置坡口,所述盖板四周设置坡口,保证熔透焊缝合格。
更进一步,各所述衬板宽度在3-5mm之间,以填补隔板或盖板上开坡口后各所述坡口为倾斜角度25°-30°的斜坡。
钢结构方管柱焊接工艺:
S1、保持方管柱平整放置,将方管柱按照图纸尺寸要求在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处的翼缘板用半自动切割机切成槽口,取出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处的翼缘板作为盖板;
S2、加工隔板:在各所述隔板左右两侧边及底边切割25°-30°的坡口;
S3、在各所述隔板设置坡口的边缘背部设置衬板;
S4、安装隔板:在图纸中预定的第一空腔两端部和第三空腔两侧位置处分别设置隔板,通过隔板的设置将空间分隔形成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安装时使隔板带有坡口的侧面朝向槽口方向,各所述隔板上带有衬板的一面背向槽口方向,安装隔板过程中调节隔板与方管柱内壁间隙,最后通过在坡口处进行焊接,固定隔板与方管柱,保证熔透焊缝合格;
S5、在取下的方管柱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处的盖板边缘开坡口;
S6、在槽口的四面安装衬板,然后盖上盖板,通过坡口焊接盖板,焊接合格后正常下转。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相对于传统的方管柱电渣焊焊接工艺,节点中间处翼板不切割掉,保证了节点处电渣焊的合格率,克服了常规的装上筋板和衬板进行电渣焊的操作,费工、费时、费料及焊接质量不合格等质量问题;该焊接方式减少箱型组对、焊接、矫正等工序,结构实用性高,减少焊接工作量,容易加工,安全可靠,焊接质量性能容易保证,在建筑安装施工方面,方便易行,可以重复使用;适用于钢结构建筑方管柱制作,在有限工作环境施工减少施工工序,保证熔透焊缝合格率,焊接工艺方便灵活、易行;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在方管柱焊接工艺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空腔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管柱,1.1、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第三空腔,2、隔板,3、盖板,4、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二建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二建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