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空调系统空气净化消杀及平疫一体化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7823.5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沈丹丹;朱宏耀;杨志琴;袁自远;鲍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博斯蒂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6;F24F8/10;F24F8/192;F24F8/22;F24F8/90;F24F11/64;F24F11/65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刘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空调 系统 空气净化 一体化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空调系统空气净化消杀及平疫一体化控制方法,通过在空调系统中安装等离子体空气消杀装置来杀灭和过滤经空调系统循环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悬浮微粒,并通过在相应监测点位布置空气参数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空气参数、送风和回风空气参数,从而调整空调系统运行状态,从而将室内空气参数维持在所需要的范围内。通过建立平疫一体化控制方法,使得空调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空调季节以及有疫情传播时的要求,从而同时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需求和健康需求。此外,通过与网络化监测系统的协同工作,平疫一体化控制方法使得空调系统可以进一步实现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空调系统空气净化消杀及平疫一体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风空调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建筑室内环境的优劣,进而影响室内人员的健康和舒适性。通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同时兼顾室内人员的健康需求、热舒适性需求和建筑节能需求。
通风空调系统作为人为调节建筑内部环境的重要一环,其运行控制应以满足人体健康和热舒适性需求为前提,进而实现系统安全节能运行。当前,大多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都建立在仅满足热舒适性的基础之上,而忽略了室内人员或物体产生的污染物经空气传播所带来的后果,这一问题重要性在疫情期间进一步被放大。此外,对于高大空间的公共场所,即使考虑对污染物的调控也不免需要引入大量的室外新风,一方面,这一举措在兼顾室内的热舒适性的同时将大幅度提升建筑能耗;另一方面,当室外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因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升高时,直接引入室外新风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寻求一种兼顾平时与环境要求的、能够协调室内人员健康需求、热舒适性需求及空调系统节能需求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是极具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风空调系统空气净化消杀及平疫一体化控制方法,布置空气消杀装置,通过利用等离子体实现空气的净化消杀;布置空气参数监测传感器,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通过制定在不同空调季节和判断是否疫情期间的条件下的控制方法,依据室内环境实时监测数据实现平疫一体化控制要求。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空气消杀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电离单元和集尘单元;气流依次通过初效过滤网、电离单元和集尘单元;所述空气消杀装置安装在空调机组内或送风管道内,安装时可以采用多个空气消杀装置组合的形式。使其在正常工作的同时带来较低的风阻且便于维护和清理。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空气参数监测传感器布置的位置包括回风管内、空气消杀装置安装位置上下游、新风管内、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将监测数据传输至云平台,实现对室内外环境及空调系统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PM2.5浓度等空气参数以及空调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进而为分析建筑室内环境变化特性和改进控制方法等提供数据支撑。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空气消杀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初效过滤过程:过滤通过空气消杀装置的空气中的花粉、飞虫、大粒径悬浮颗粒,以提升空气净化装置对细菌、病毒和小粒径悬浮颗粒的消杀和过滤效率。微尘充电过程:经过初效过滤过程之后的空气中的微粒在等离子体中充电,同时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被灭活;集尘区吸附过程:经过微尘充电过程的微粒和细菌病毒的遗骸,在蜂窝状集尘区的极强电场力的作用下被吸附;集尘区二次消杀过程:利用紫外线短波对被吸附于集尘区的微粒和细菌病毒的遗骸进行二次消杀。
为了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补充,所述控制方法如下:
S1:根据建筑所在地区和建筑实际需求将一年划分三个空调季:供热季、供冷季和过渡季,控制器读取本地时间,进行空调季判断;
S2:进行状态设置:平常状态和疫情状态;
S3:控制模式选择:平常供热季模式、平常供冷季模式、平常过渡季模式、疫情供热季模式、疫情供冷季模式和疫情过渡季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博斯蒂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博斯蒂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7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