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电梯培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8051.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7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凯明;李怀珠;雷勇利;黄文;彭成淡;孙仲达;黄光生;李曙;罗荣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令军 |
地址: | 52840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电梯 培训 装置 | ||
本发明的模块化电梯培训装置,包括底层结构、至少一中层结构、顶层结构以及轿厢结构,底层结构、中层结构以及顶层结构依次从下至上堆叠设置,且相邻两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轿厢结构能够在堆叠后形成的多层结构内部升降滑动;底层结构、中层结构以及顶层结构均包括外部框架、层门结构以及导向结构,轿厢结构能够沿着拼接后的导向结构滑动;底层结构设有缓冲结构;顶层结构设有曳引装置以及安全保护装置。本方案通过上述设计,不再按照传统的电梯一体化定制,而是可进行独立的模块结构加工,成本更低,同时采用模块化拼接的方式,通过加装中层结构便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模块化拼接设计也给工作人员在搬运、拆装和维修时提供更高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培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块化电梯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目前高层建筑最主要的竖直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近些年电梯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和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对于电梯设计、制造、检验检测和维保等环节的培训和考核有着十分紧迫的需求,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电梯考核培训装置由于仿真程度低,功能相对单一,结构上有其形而无其实,远远满足不了对于学员的考核培训要求。同时,目前市面上的电梯考核培训装置在生产和安装等环节仍主要以传统的一体化生产和整体式安装为主,不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安装效率以及加装新的功能模块,满足不了用户定制化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的电梯在生产和安装等环节仍主要以传统的一体化生产和整体式安装为主,不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安装效率,满足用户定制化的需求。同时,目前市面上现存产品的另外一大痛点是维修困难,与许多教具类似,长期使用后会有损坏的情况发生,但由于传统的电梯培训模型采用一体成型的方法,三米左右的高度和无法容身的内部空间成为了限制维修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急需研制一种拆装和维护方便的模块化电梯培训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块化电梯培训装置,包括底层结构、至少一中层结构、顶层结构以及轿厢结构,底层结构、中层结构以及顶层结构依次从下至上堆叠设置,且相邻两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本方案通过上述设计,不再按照传统的电梯一体化定制,而是可进行独立的模块结构加工,成本更低,同时采用模块化拼接的方式,通过灵活加装中层结构便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模块化拼接设计也给工作人员在搬运、拆装和维修时提供更高的便利。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模块化电梯培训装置,包括底层结构、至少一中层结构、顶层结构以及轿厢结构,所述底层结构、中层结构以及顶层结构依次从下至上拼接堆叠设置,且相邻两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所述底层结构、中层结构以及顶层结构均包括外部框架、设置于所述外部框架一侧面的层门结构以及用于引导轿厢结构的滑动方向的导向结构,所述外部框架为中空框架,所述导向结构沿着竖直设置于所述外部框架内,所述轿厢结构能够沿着拼接后的所述导向结构升降滑动;
所述底层结构的外部框架下方还设有地坑层,所述地坑层设有用于给所述轿厢结构提供制动缓冲的缓冲结构;
所述顶层结构的外部框架上方还设有机房,所述机房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轿厢结构升降的曳引装置以及用于给所述轿厢结构提供超速保护的安全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结构包括用于承载乘客的轿厢以及用于给所述轿厢提供重量平衡的对重,所述缓冲结构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轿厢结构设置于所述地坑层,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弹簧、套装于所述弹簧外部的缓冲胶套以及用于使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外部框架底部的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曳引装置包括曳引轮、曳引钢丝绳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曳引轮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和曳引轮均固定于所述机房,所述曳引钢丝绳一端与所述轿厢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曳引轮与所述对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未经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总有机碳分析仪用双层燃烧管
- 下一篇:LCOS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