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的光热动态平衡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8781.7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8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冷嘉伟;虞菲;孙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表皮 可变 构件 光热 动态平衡 调控 方法 | ||
1.一种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的光热动态平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光热环境的描述指标及舒适阈值:
S2:对建筑表皮可变构件进行参数化建模;
S3:导入室外模拟气象参数;
S4:对各可变构件开启状态进行全年逐时效果模拟计算分析;
S5:计算i时刻各可变构件开启状态下室内光热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阈值的距离;
S6:对光热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的距离数据进行处理;
S7:比较得出i时刻综合效果最佳的可变构件开启状态;
S8:汇总得出全年的逐时综合最优的可变构件开启状态合集:循环S5至S7,汇总得出全年逐时综合最优的构件状态合集,即光热平衡动态控制的优化结果;
S9:使用所述合集自动控制可变构件的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的光热动态平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所述S5中的光热环境指标可用反应各时刻特征的光热环境参数表达,包括:室内无空调时空气温度、工作面或地面平均照度以及达到标准照度的房间面积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的光热动态平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所述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类型包括:遮阳板、百叶、卷帘、电致变色玻璃以及幕墙;
所述建筑表皮状态包括:可移动遮阳板的不同位置、可旋转遮阳板/百叶的不同角度、可开启百叶/卷帘/幕墙的不同开启程度、电致变色玻璃的几种透光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的光热动态平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的所述i时刻各可变构件开启状态下室内光热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阈值的距离计算方式如下:
xij,yij-i时刻、j构件状态的室内热环境、光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差距;
aij,bij-i时刻、j构件状态对应的室内光环境、热环境指标计算值;
a0,b0-室内光环境、热环境舒适范围阈值下限;
a1,b1-室内光环境、热环境舒适范围阈值上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的光热动态平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数据处理包括去量纲、加权求和;
所述去量纲、加权求和计算方式如下:
去量纲:
qij,pij-i时刻、j构件状态的室内热环境、光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差距的去量纲结果;
xij,yij-i时刻、j构件状态的室内热环境、光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差距;
ximin,yimin-i时刻所有构件状态中室内热环境、光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差距最小值;
ximax,yimax-i时刻所有构件状态中室内热环境、光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差距最大值;
加权求和:
Zij=c1·qij+c2·pij
Zij-i时刻、j构件状态的光热环境综合表现;
c1-热环境权重;
c2-光环境权重;
qij,pij-i时刻、j构件状态的室内热环境、光环境与预设舒适范围差距的去量纲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的光热动态平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的所述光热环境权重分配可自行预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表皮可变构件的光热动态平衡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至S8步骤可用excel条件语句或编程执行,或可由多目标优化算法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87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