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9260.3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恍;苏梓学;丘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4/134;H01M4/1395;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负极片的组成结构包括钛片、二氧化钛纳米管、氧化锌纳米颗粒和金属锂;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原位生长在钛片表面;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负载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所述金属锂负载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和氧化锌纳米颗表面。本发明的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钛片的阳极氧化,在钛片上原位生成二氧化钛纳米管;2)在二氧化钛纳米管上负载氧化锌纳米颗粒;3)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和氧化锌纳米颗表面负载金属锂。本发明的负极片的导电性好、体积变化极小,不仅可以缓解锂枝晶的形成,而且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对于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想获得高容量、大功率、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便需要对其核心部件的结构进行设计、性能进行提升。目前,市售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以石墨材料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石墨材料的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其理论比容量仅有372mAh/g,已经难以满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因此,需要寻找其他的电极材料来替代石墨材料,以此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近些年来,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理论比容量很高(例如:二氧化锰为1232mAh/g,Fe2O3为1007mAh/g),且资源丰富、环境友好,但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材料的体积膨胀严重,会造成电池循环性能急剧下降,且放电平台较高(0.2V~0.6V)、电导性较差,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锂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金属锂的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mAh/g,且放电平台低至-3V,但由于金属锂在充放电过程会因为锂沉积不均匀而出现锂枝晶,会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极片,其组成结构包括钛片、二氧化钛纳米管、氧化锌纳米颗粒和金属锂;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原位生长在钛片表面;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负载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所述金属锂负载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和氧化锌纳米颗表面。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的长度为5μm~8μm,管径为100nm~200nm。
上述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片置于含氟化铵的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
2)将步骤1)处理过的钛片置于氢氧化锌分散液中,进行浸泡,再取出在空气中进行煅烧;
3)保护气氛下将步骤2)处理过的钛片置于熔融状态的金属锂中,进行浸泡,即得负极片。
优选的,步骤1)所述含氟化铵的电解液由氟化铵、水和乙二醇按照质量比1:5~10:400~500组成。
优选的,步骤1)所述阳极氧化的电压为50V~60V,时间为1h~3h。
优选的,步骤2)所述氢氧化锌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锌盐用溶剂分散,再加入氨水调节至pH呈碱性,即得氢氧化锌分散液。
优选的,所述锌盐为硝酸锌、氯化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步骤2)所述浸泡的时间为4h~6h。
优选的,步骤2)所述煅烧的温度为200℃~250℃。
优选的,步骤3)所述保护气氛为氩气气氛。
优选的,步骤3)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0s~3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