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9653.4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健平;黄新安;王琪;邓长生;张红英;郑绍琴;徐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C07H15/203;C07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余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辣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辣木醇提、萃取以及色谱柱分离。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的新的制备方法,从辣木中采用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IL‑23蛋白的表达,且有较好的抑制皮损的疗效,可用于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本申请是2018年02月26日提交的、申请日2018年02月26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申请号为201810158945.4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辣木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豆甾醇是一种经过物理提纯而得,具有营养价值高、生理活性强等特点的物质。它在医药、化妆品、动物生长剂及纸张加工、印刷、纺织、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
现有技术中,豆甾醇是以豆油中不皂化物进行乙酰化、溴化,再以乙醚-醋酸混合溶剂分离提取难溶性的四溴化物以锌及醋酸进行脱溴、皂化制取。
发明人发明了一种新的豆甾醇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辣木醇提、萃取以及色谱柱分离;
其中,所述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辣木醇提、萃取以及色谱柱分离;
其中,所述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辣木醇提、萃取以及色谱柱分离;
其中,所述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辣木醇提、萃取以及色谱柱分离;
其中,所述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一种化合物在治疗和/或预防银屑病中的应用,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的新的制备方法,从辣木中采用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IL-23蛋白的表达,且有较好的抑制皮损的疗效,可用于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谱;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谱;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谱;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谱;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海域环境信息获取系统
- 下一篇:微胶囊化农药释放速率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