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水陆两栖的无人探测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9806.5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城自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0S1/08;B60S1/18;B60R11/04;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101499 北京市怀柔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陆 两栖 无人 探测 | ||
1.一种适用于水陆两栖的无人探测车,包括无人探测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探测车体(1)上方设置有转动平台(2),且转动平台(2)通过转动主轴(3)与无人探测车体(1)相连,所述转动平台(2)上方固定连接有探测箱(4),所述探测箱(4)外壁一侧设置有玻璃窗(5),所述玻璃窗(5)内侧安装有高清摄像头(6),所述玻璃窗(5)外壁一侧设置有清理机构(7),所述清理机构(7)包括第一清理刷(701)、第二清理刷(702)、转动板(703)和固定板(704),所述固定板(704)位于转动平台(2)内部上方,所述第一清理刷(701)和第二清理刷(702)底端与固定板(704)之间均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清理刷(70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05),所述第二清理刷(70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06),所述第一连接杆(705)和第二连接杆(706)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707)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705)远离第三连接杆(707)的一端铰链连接有第四连接杆(708),所述第四连接杆(708)远离第一连接杆(705)的一端铰链连接有第五连接杆(709),所述第一连接杆(705)一侧中部铰链连接有第六连接杆(710),且第六连接杆(710)与第五连接杆(709)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709)远离第六连接杆(710)的一端与转动板(703)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转动板(703)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711);
所述无人探测车体(1)外壁两端设置有稳定机构(8),所述稳定机构(8)包括固定块(801)、第一稳定架(802)、第二稳定架(803)和第三稳定架(804),所述第一稳定架(802)和第二稳定架(803)与固定块(801)之间均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稳定架(802)和第二稳定架(803)远离固定块(801)的一端与第三稳定架(804)之间均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稳定架(803)一侧设置有液压杆(805),且液压杆(805)与无人探测车体(1)外壁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液压杆(805)远离无人探测车体(1)的一端与第三稳定架(804)铰链连接,所述第三稳定架(804)下方铰链连接有浮标(8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陆两栖的无人探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箱(4)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箱(9)和蓄电池箱(10),所述控制系统箱(9)内部设置有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GPS定位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陆两栖的无人探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探测车体(1)外壁四周安装有避让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避让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箱(9)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陆两栖的无人探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探测车体(1)外壁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11),且太阳能板(11)与蓄电池箱(10)之间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陆两栖的无人探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探测车体(1)下方两侧安装有移动万向轮(12),所述无人探测车体(1)外壁下方安装有喷水推进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陆两栖的无人探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主轴(3)底端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位于无人探测车体(1)内部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陆两栖的无人探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05)和第二连接杆(706)与第三连接杆(707)之间均铰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城自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城自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8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烟弹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下一篇:电动工具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