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59822.4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肖孟富;肖文辉;王静静;刘锦汉;陈伟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陆茵 |
地址: | 51069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道 水环境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隔水板:在需要治理的河道内设置隔水板,且隔水上安装有连接管;S2:杂物清理:多治理河道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和收集;S3:淤泥清理:对河道中淤泥较多的区域进行淤泥清理;S4:建立河底斜破:对清淤后的河底建立斜坡,并在斜板的底部填充一定量的碎石,且碎石上表面挂有膜微生物;S5:种植水生植物:在S4中的斜坡上种植水生植物;S6:生物填料,在深水去填充生物填料。本方法通过隔水板能有效对入河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初步改善河道生态坏境,通过植物净化和净化池治理方式的结合,有效提高河道水净化效率,且更易养护,运维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河道水环境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城市河道主要污染物来自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一方面,城市排水管网中污水管和雨水管的“错接混接、互通互渗”等现象造成了大量生活污水入河;另一方面,大量面源污染物在雨水冲刷下通过城市雨水管道或者漫流进入河道。这两类污染源分布范围广、污染量大,对其进行收集处理的难度高,严重影响了城市河道水环境的质量。此外,城市河道普遍存在硬质驳岸,阻断了水体与土壤的物质生物交换,损害了水陆过渡区的水生态,现有的河道治理施工周期长,管理养护成本高,且河道治理不全面,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隔水板:在需要治理的河道内设置隔水板,且隔水上安装有连接管;
S2:杂物清理:多治理河道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和收集;
S3:淤泥清理:对河道中淤泥较多的区域进行淤泥清理;
S4:建立河底斜破:对清淤后的河底建立斜坡,并在斜板的底部填充一定量的碎石,且碎石上表面挂有膜微生物;
S5:种植水生植物:在S4中的斜坡上种植水生植物;
S6:生物填料,在深水去填充生物填料,并在生物填料层种植根系水生植物;
S7:建立净化池:在河道的一侧开设净化池,使得河道与净化池相连通,且净化池分净化区和过滤区。
进一步的,所述S5中的的水生植物为苦草、金鱼藻和狐尾藻沉水植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板网材质为不锈钢,且连接管上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建立净化池与河道之间安装有两个闸门,且两个闸门设置为进水闸门出水闸门。
进一步的,所述S7中的净化区设置搅拌机构和药物调节机构,且搅拌机构的转速为1000-2000r/min。
进一步的,所述S7中的过滤区包括沸石层、炉渣层和砾石层,且沸石层的粒径为10-40mm,炉渣层粒径为40-70mm,砾石层的粒径为70-100mm。
进一步的,所述S6中的水底斜坡的坡度为5°-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隔水板能有效对入河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初步改善河道生态坏境,通过植物净化和净化池治理方式的结合,有效提高河道水净化效率,且更易养护,运维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