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型浸渍胶粘贴纤维布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0803.3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余;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浸渍 胶粘 纤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型浸渍胶粘贴纤维布的施工方法,包括:冲洗基面上的杂质;用绳索区分打磨的范围,剔除海生物和酥松层,磨掉棱角和混凝土表面,进行修补至平整;把纤维布按尺寸裁好,准备两层塑料薄膜;均匀混合A胶和B胶;把浸渍胶涂抹在塑料薄膜上,覆上纤维布,再在纤维布上涂抹一层浸渍胶,刮平后在纤维布上覆盖第二层塑料薄膜,把纤维布裹成小卷,卷好后立即放人水中备用;施工人员潜水到粘贴位置撕开塑料薄膜,将纤维布一端放正并沿绳索,向另一端慢慢滚压,用刮板按照纤丝方向刮压,贴完纤维布一天后再撕下外层塑料薄膜即可。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现有施工方法难以保证粘贴碳布位置准确性以及施工时间仓促、易影响基面加固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渍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型浸渍胶粘贴纤维布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下碳纤维浸渍胶用于水下混凝土的修补和加固,其施工方法一般是将碳布平铺在双层塑料薄膜上,将浸渍胶用刮板沿碳布的纤维方向反复碾压至渗透到碳布里,保证碳布其中一面的保障胶层较厚,把双层薄膜的另一层铺展到碳布上,再把碳布按碳丝走向裹成小卷备用,施工时潜水到粘贴位置把卷好的碳布展开,撕开胶层稍厚的那面薄膜,将碳布从一端到另一端的粘贴方式粘贴到加固基面上,边贴边用刮板按照碳丝方向反复刮压,促使碳纤维布平直、延展、无水泡,浸渍胶充分渗透到混凝土表层,贴完布后24小时再撕下另一面薄膜即可。该施工方法在施工时难以保证粘贴碳布的位置的准确性,另外由于浸渍胶固化速度较快,需要尽快施工,尽可能地缩短施工时间,这样会导致施工人员较为心急,影响施工效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型浸渍胶粘贴纤维布的施工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施工方法难以保证粘贴碳布位置准确性以及施工时间仓促、易影响基面加固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型浸渍胶粘贴纤维布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面处理: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需要粘贴纤维布的等级和位置,冲洗基面上的青苔、污泥和杂质;用绳索或者系带区分需要打磨的范围,之后剔除打磨范围内基面上的海生物和酥松层,磨掉基面混凝土的棱角和混凝土表面,直至露出基层,最后对有缺陷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水下浸渍胶或者水下找平胶修补至平整;
S2.下料: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把所需粘贴的纤维布按尺寸裁好,并准备两层塑料薄膜,长度大于纤维布100~200mm,宽度大于纤维布宽度50mm;
S3.混合:按3:1的重量比称量A胶和B胶,以不超过300转的速度搅拌,直至混合胶的色泽、形态均匀为止,得浸渍胶;
S4.预浸碳布:把调好的浸渍胶用刮板按照纤维布的长度和宽度均匀涂抹在塑料薄膜上,覆上纤维布后按照纤维方向反复碾压至浸渍胶浸透到纤维布里,之后在纤维布上再涂抹一层浸渍胶,并刮平,再在纤维布上重叠覆盖第二层塑料薄膜,最后把纤维布用空心管按纤丝走向裹成小卷,卷好后立即放人水中备用;
S5.粘贴纤维布:施工人员取出浸泡后的纤维布,潜水到粘贴位置把纤维布展开,撕开胶层靠基材面的那面塑料薄膜,将纤维布一端放正并沿着限位的绳索或者系带,向另一端慢慢滚压或者刮压纤维布外层的塑料薄膜,让纤维布通过胶水粘贴到基面上,用刮板按照纤丝方向刮压,贴完纤维布23~25小时后再撕下外层塑料薄膜,即完成纤维布粘贴工序。
其中,A胶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环氧树脂13~15份,增韧剂0.4~0.6份,稀释剂1.3~1.5份,白炭黑0.4~0.6份,活性碳酸钙0.6~1.4份,活性硅微粉4.8~5.4份;
B胶包括以下重量组分:固化剂7.1~7.3份,促进剂0.1~0.2份,偶联剂0.1~0.2份。
上述施工方法所用的纤维布为碳纤维布或芳纶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或玄武岩布。
塑料薄膜的厚度为10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0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