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0931.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赵聪;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达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B01J19/0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擎智秉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徐骥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结晶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结晶方法及系统,结晶方法,包含采用若干反应釜,该反应釜内部设置过滤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来料置于第一级反应釜中反应,将得到结晶物分别输送给至少两个第二级反应釜中反应;反应釜中发生结晶反应时,在反应釜内部对溶液进行过滤并将该溶液排出反应釜的同时,向反应釜中持续输入来料,使第一级反应釜的来料输入与第一级反应釜、第二级反应釜结晶反应时产生的溶液排出均能不间断的同时进行。本方法不仅生产原料可以连续不断按照既定流量进入反应釜,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进料时间的浪费,同时形成的梯次的分级方式,可以灵活的根据结晶颗粒尺寸的需要巧妙的从任意一级的反应釜中抽取所需结晶物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晶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结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备结晶物料如三元前驱体、碳酸钴、球镍等时,是采用断续法,即按批次进行生产,按不同的产品细分种类(粒径等)有着不同的生产周期。由于反应釜为一定的容积,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方法在进料的同时将物料进行过滤排出清液,在物料达到反应釜溢流口(或液位线)时,必须停止进料。待将反应釜液位降低后(抽料或者放料),重新继续进料。周而复始进行操作,可见生产过程操作极为复杂,而且不易实现自动化,不可控因素较多,这都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可连续生产、避免或减少停机同时由可根据结晶颗粒需要不用更换、置换整个系统设备的结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晶方法,包含采用若干反应釜,该反应釜内部设置过滤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来料置于第一级反应釜中反应,将得到的包含结晶物的物料分别输送给至少两个第二级反应釜中反应,使第二级反应釜的结晶颗粒尺寸>第一级反应釜反应得到的结晶颗粒尺寸;其中,反应釜中发生结晶反应时,在反应釜内部对结晶反应时产生的溶液进行过滤并将该溶液排出反应釜的同时,向反应釜中持续输入来料,使第一级反应釜的来料输入与第一级反应釜、第二级反应釜结晶反应时产生的溶液排出均能不间断的同时进行。
通过将若干反应釜进行梯次分级的连接,并且将过滤步骤在反应釜中完成,不仅生产原料可以连续不断按照既定流量进入反应釜,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进料时间的浪费,也缩短了整个生产周期,同时形成的梯次的分级方式,可以灵活的根据结晶颗粒尺寸的需要巧妙的从任意一级的反应釜中抽取所需结晶物料,实践中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兼备了灵活取料的特点,带来的较高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是,将至少一个第二级反应釜中的包含结晶物的物料进行陈化处理,达到陈化处理预定时间后对包含结晶物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对固液分离得到的晶体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以得到结晶产品。这里陈化的作用是不再加原料的情况下继续搅拌,利用料液残留的原料液继续长晶,主要是有助于颗粒的外观形貌及振实密度。
进一步地是,将第二级反应釜中反应得到的包含结晶物的物料分别输送给至少两个第三级反应釜,将其中至少一个第三级反应釜得到的包含结晶物的物料进行陈化处理,达到陈化处理预定时间后对包含结晶物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对固液分离得到的晶体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以得到结晶产品。这样形成至少三级的反应釜系统,以提高晶粒尺寸的提取范围。
进一步地是,将第一级反应釜的结晶颗粒尺寸预设为>0μm且≤1μm,将第二级反应釜的结晶颗粒尺寸预设为>5μm且≤10μm,将第三级反应釜的结晶颗粒尺寸预设为>10μm且≤20μm,获取结晶物时根据尺寸需要打开第一级反应釜、第二级反应釜或第三级反应釜,获取对应尺寸结晶颗粒。
进一步地是,第一级反应釜的结晶反应完成后可选择进行以下操作:将包含结晶物的物料输送到下一级反应釜或将包含结晶物的物料输送到陈化釜中后经过固液分离、干燥得到产品;
当第二级反应釜获取包含结晶物的物料后完成结晶反应可选择进行以下操作:将包含结晶物的物料输送到下一级反应釜或将包含结晶物的物料输送到陈化釜中后经过固液分离、干燥得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达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达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0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