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1848.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陶者陶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53;B28B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李素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季华西路6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将用于制备陶瓷型材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2)将所述混合料加热融化,得到熔体;(3)将所述熔体浇入模具,成型得到第一坯体;(4)将所述第一坯体进行锻压,得到第二坯体;(5)将所述第二坯体在900~1250℃下保温20~30h,即得到高强度陶瓷型材成品。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实施本发明,可有效排出陶瓷型材中的气体,有效提升陶瓷型材的致密度,进而提升其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型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辊棒通常采用成型-干燥-烧成的生产工艺,其中,成型一般采用挤出成型或等静压成型;然而,这种成型工艺所得的陶瓷辊棒的致密度仅可达到2.8g/cm3左右,导致其抗弯能力、抗变形能力、弹性模量都相对较低,往往难以适合超大型陶瓷板材的烧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的制备方法,其可有效提升陶瓷型材的致密度,提升其抗弯能力、抗变形能力和弹性模量。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将用于制备陶瓷型材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所述混合料加热融化,得到熔体;
(3)将所述熔体浇入模具,成型得到第一坯体;
(4)将所述第一坯体进行锻压,得到第二坯体;
(5)将所述第二坯体在900~1250℃下保温20~30h,即得到高强度陶瓷型材成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所述混合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
电熔刚玉30~50份,煅烧氧化铝10~20份,高岭土20~30份,铝矾土5~10份,莫来石5~10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中,将所述混合原料在2200~2800℃加热熔融,得到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4)中,将第一坯体置入热锻模具中,并在惰性气氛中进行锻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锻压压力为10~20MPa。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成型得到的第一坯体的温度为2100~270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坯体的温度为1400~170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成型得到的第一坯体的温度为2100~2200℃;
步骤(3)中,锻压后得到的第二坯体的温度为1550~1600℃。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陶瓷型材,其由上述的高强度陶瓷型材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高强度陶瓷型材的制备方法,采用加热熔融-浇注成型-锻压排气-保温结晶的技术路线,通过在熔融和锻压工艺,可有效排出陶瓷型材中的气体,有效提升陶瓷型材的致密度,进而提升其强度。此外,通过保温结晶,可促进莫来石、刚玉等强化晶体的析出,不仅提升陶瓷型材的抗弯能力、抗变形能力、弹性模量,还可提升其热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陶者陶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陶者陶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1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