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法勘探的自动勘探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2544.8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尹燕梁;蔡安禧;金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法勘探 自动 勘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法勘探的自动勘探车。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法勘探的自动勘探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视觉辅助装置、供电装置、控制装置、两个供电电极、至少一个测量电极和至少三个电极下放装置;所述电极下放装置与所述放电电极和测试电极一一对应,以将所述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插入土壤中,两个所述供电电极和控制装置通过线缆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测量电极、电极下放装置、视觉辅助装置和车体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法勘探的自动勘探车可适应大部分勘探地形,能够自动完成或通过遥控完成电极的插放、线缆的布设等工作,解决了人工作业劳动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法勘探的自动勘探车。
背景技术
电法勘探是地质调查与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电极之间距离较大、勘探环境较为恶劣,导致勘察人员体力消耗较大,复杂环境下户外工作危险系数,加重了相关行业人员的从业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用于电法勘探的自动勘探车。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法勘探的自动勘探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视觉辅助装置、供电装置、控制装置、两个供电电极、至少一个测量电极和至少三个电极下放装置;所述电极下放装置与所述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一一对应,以将所述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插入土壤中,两个所述供电电极和控制装置通过线缆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测量电极、电极下放装置、视觉辅助装置和车体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勘探车还包括线缆收放组件,所述线缆收放组件包括两个线缆盘和两个第一电机,每个所述第一电机与一个所述线缆盘的中心轴传动连接,两股线缆分别绕在所述线缆盘上,两股线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供电电极连接,另一端均与供电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收放组件还包括壳体,两个所述线缆盘和两个第一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穿线孔,两股线缆的两端分别由所述穿线孔伸出壳体与所述供电电极和供电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下放装置包括固定杆、螺杆、滑动座、电动抓爪和驱动器,所述固定杆和螺杆竖直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滑动座上设有贯穿其的滑动孔和螺纹孔,所述滑动座由所述滑动孔套设在所述固定杆外,由所述螺纹孔套设在所述螺杆外,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与所述螺杆的底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杆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辅助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摄像头支架,所述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支架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摄像头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包括履带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勘探车还包括远程遥控器,所述远程遥控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电法勘探的自动勘探车勘探流程如下:
供电电极在勘测时插入土壤中不跟随车体移动,供电电极与线缆相连,测量电极为移动电极,勘探时随车体移动。
勘探时,控制装置先控制一个电极下探装置先将一个供电电极下插入土壤中,插入指定深度后电极下探装置松开,车体行驶至勘探目标区域终点后,控制装置控制一个电极下探装置先将另一个供电电极下插入土壤中,插入指定深度后电极下探装置松开,供电装置向两个供电电极供电,建立地下电场,这时,车体在该区域继续行驶,停靠在任一想检测的位置,然后插入测量电极,将测量电极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存储或\和传输数据至终端,勘探作业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2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