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洞型油藏储层结构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2652.5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欣;蒋贝贝;蒋沙沙;袁飞宇;杨乾隆;王娜;许强;李迎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耿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洞型 油藏 结构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缝洞型油藏储层结构判定方法,建立缝洞的注入压力同累计注入量间的注水指示曲线、井底压力与累计产液量关系的能量指示曲线、静液面与时间的液面恢复曲线、压力与时间关系的试井指示曲线;获取注水指示曲线、能量指示曲线、液面恢复曲线、试井指示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根据曲线形态特征判定储层结构,本发明的判定方法能能够快速准确判定出储层结构,进而对开展缝洞型油藏进行注水高压原因分析和制定缝洞型油藏高压注水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缝洞型油藏储层结构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缝洞型油藏储集体以构造变形产生的构造裂缝与岩溶作用形成的溶孔、溶洞、溶隙为主,其中大型洞穴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不同洞穴系统的连通通道,同时大量规模不等的裂缝本身也是储集空间。
由于缝洞储集空间形态多样、大小悬殊、分布不均,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储集体组合类型多种多样,导致识别油藏储层结构的难度大,判定结果的准确性也不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缝洞型油藏储层结构判定方法,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储层结构判定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藏储层结构的判定难度大,判定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储层结构判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缝洞的注水指示曲线、能量指示曲线、液面恢复曲线、试井指示曲线;
从四个曲线中获取四个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
根据四个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判定储层结构。
优选地,注水指示曲线为注入压力同累计注入量间关系曲线,注水指示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包括:“直线型”、“快速起压-走缓型”、“双斜率夹台阶型”及“双斜率型”。
优选地,液面恢复曲线为关井后静液面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液面恢复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包括:“直线型”、“拐点型”。
优选地,能量指示曲线为井底流压同累计产液量间的关系曲线,能量指示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包括:“直线型”、“折线型”。
优选地,试井指示曲线为开井后,压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试井指示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包括:“无下凹曲型”、“一个下凹曲型”、“两个曲线型”。
优选地,根据四个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判定储层结构的方法为:
若曲线形态特征为“直线型”及“无下凹曲型”曲线时,判定储层结构为单洞型储层结构;
若曲线形态特征为“快速起压-走缓型”、“拐点型”、“折线型”及“一个下凹曲型”曲线时,判定储层结构为缝洞型储层结构;
若曲线形态特征为“双斜率夹台阶型”或者“双斜率型”、“拐点型”、“折线型”以及“两个下凹曲型”曲线时,判定储层结构为双洞型储层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方法基于注水指示曲线、能量指示曲线、液面恢复曲线和试井指示曲线的曲线形态特征,来对缝洞型油藏典型储层结构进行判定,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判定出储层结构,进而对开展缝洞型油藏进行注水高压原因分析和制定缝洞型油藏高压注水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2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