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石墨烯固定化酶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3351.4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马琛;郭元柯;陈可泉;高思远;程莎莎;金雨琪;欧阳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9/88;C12P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石墨 固定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石墨烯固定化酶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运用共价结合法固定多巴脱羧酶技术,通过采用高比表面积的氧化石墨烯作为载体,对氧化石墨烯表面进行修饰,在载体表面引入能够与酶发生特异性共价反应的功能基团,并在温和条件下与酶进行键合固定;通过协同催化效应,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率。此制备技术可以应用于酶脱羧领域,环保无污染,后处理简单,转化率高,可重复利用,尤其适于脱羧酶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催化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石墨烯固定化酶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脱羧酶是一种反应速度极其剧烈,且容易受到产物抑制的一类酶。多巴脱羧酶能够催化多巴(DP)脱羧产生多巴胺(DA)。医学上,多巴胺可用于治疗休克,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此外,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还可以自聚为聚多巴胺,拥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水相容性,可用于对纳米材料的改性。但是多巴胺能严重抑制酶的活性,使其无法做到高效生产。
石墨烯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独特的二维结构及化学稳定性,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及机械性质,已成为当前开发新型催化剂载体的新领域。石墨烯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O),包含多个基团,如羟基、羧基、环氧基团及羰基,易被化学修饰改性,并能在溶剂中很好地分散。脱羧酶表面有许多游离的羟基、酚羟基、羧基、氨基、巯基等功能基团,可与羧基、醛、酮等发生醚化、烷基化、酰化等反应,被共价修饰到石墨烯表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石墨烯固定化酶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选用高比表面积氧化石墨烯作为载体,运用共价结合法固定多巴脱羧酶技术,对氧化石墨烯表面进行修饰,在载体表面引入能够与酶发生特异性共价反应的功能基团,并在温和条件下与酶进行键合固定;所得固定化酶通过协同催化效应,提高反应转化率,稳定性高。另外,此制备技术环保无污染,后处理简单,转化率高,可重复利用,对拓展酶催化脱羧的工业化技术应用开发有重要意义。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石墨烯固定化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1mg/mL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加入NaOH和氯乙酸钠固体,使NaOH和氯乙酸钠浓度保持在3-4mg/mL,水浴超声反应1-2h;用稀HCl中和,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冷冻干燥,得到表面羧基活化的氧化石墨烯粉体,密闭保存,备用;
步骤2,将上述所得酸活化氧化石墨烯粉体加至含交联剂的水溶液中,超声20-30min后,再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水溶液中,使得EDC的终浓度维持在1.2-3mg/mL;常温下剧烈搅拌12-16h,使反应充分螯合后,离心分离,所得固体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直至洗涤液pH呈中性;再在真空环境下干燥15-24h,得到表面活性基团修饰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
步骤3,取5mg表面活性基团修饰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到5mL的 PBS 缓冲液(50mmol/L,pH7.0)中,超声5-10min后,加入含多巴脱羧酶(DDC)的 PBS 缓冲液(50mmol/L,pH7.0)中,使得混合液中多巴脱羧酶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初始浓度维持在0.2-0.6:1,在4℃下反应3-5h后,离心分离,洗涤,得到石墨烯固定酶催化剂颗粒,冷冻干燥后储存于-20℃下,即得石墨烯固定化酶。
作为改进的是,步骤2中所述交联剂为聚乙醇二胺(PEG-NH2),6-臂聚乙醇二胺(6-br-PEG-NH2),甲氧基聚乙醇胺(mPEG-NH2)或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中一种。
上述所得石墨烯固定化酶在催化多巴(DP)脱羧产生多巴胺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3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