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3987.9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朋;白晨朝;于爽;李伟;张存有;张兴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G01N2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导磁 材料 电感 电容 双通道 检测 装置 | ||
1.一种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包括激励-采集单元(1)以及通过绝缘导线与所述激励-采集单元(1)连接的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电容检测单元和电感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电容检测单元包括电容检测流道(2)、对置在电容检测流道(2)两侧的左电极(3)和右电极(4);
所述电感检测单元包括电感检测流道(5)、第一平面线圈(6)、第二平面线圈(7)、第一高导磁合金(8)以及第二高导磁合金(9);其中,第一平面线圈(6)包括第一贴合面和第一非贴合面;第二平面线圈(7)包括第二贴合面和第二非贴合面;第一贴合面紧贴第二贴合面,第一非贴合面紧贴第一高导磁合金(8),第二非贴合面紧贴第二高导磁合金(9);第一高导磁合金(8)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第二高导磁合金(9)上开设有第二燕尾槽;电感检测流道(5)穿过第一平面线圈(6)、第二平面线圈(7)、第一燕尾槽以及第二燕尾槽;
所述电容检测单元的左电极(3)和右电极(4)通过绝缘导线分别与所述激励-采集单元的正、负极连接;所述电感检测单元的第一平面线圈(6)和第二平面线圈(7)的两端引线通过绝缘导线分别与所述激励-采集单元(1)的正、负极连接,形成检测激励和数据采集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的最小狭缝处均与电感检测流道(5)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检测流道(2)的一端与所述电感检测流道(5)的一端相连接,连接的端口为通道入口(10);所述电容检测流道(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检测流道(5)的另一端相连接,连接的端口为通道出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左电极(3)和右电极(4)的电极固定支架(12);所述电感检测单元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平面线圈(6)、第二平面线圈(7)、第一高导磁合金(8)以及第二高导磁合金(9)的线圈固定支架(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磁材料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还包括PDMS基体(14),所述检测单元固定在PDMS基体(14)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检测流道(2)和电感检测流道(5)的内径均为3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线圈(6)、第二平面线圈(7)均由漆包线绕制而成,单个平面线圈绕制三层,线圈直径为70微米,线圈内径为300微米,匝数为120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极(3)和右电极(4)的材料包括坡莫合金、硅钢片、磁性纳米粒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导磁合金(8)和第二高导磁合金(9)包括坡莫合金、硅钢片,磁性纳米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磁材料电感-电容双通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采集单元(1)为阻抗分析仪,并以2V、2MHz的高频交流电激励所述电容检测单元和电感检测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39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