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4156.3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青;周生鹏;于雪;王旭;刘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于德江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兼容性 接口 锂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锂电池本体、锂电池外壳以及设置在锂电池外壳上的锂电池供电接口,其中,锂电池接口包括:接口外壳、主轨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三触头、中心转轴。主轨道上承载着第一轨道的一端,第一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轨道上设置着第一触头,第二轨道的一端设置在主轨道上,第二轨道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触头设置在第二轨道上,第三轨道的一端设置在主轨道上,第三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三触头设置在第三轨道上,通过以上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触头位置的调控,提高接口的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革新,电子电器设备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种类繁多,各不相同。这些电子电器设备赖以工作的能源多数来自于电池,目前,我们使用数量最多的电池是锂电池,据统计,2016年我国锂电池制造企业已超过500家。近几年,我国锂电池制造规模也在逐渐增大中。不同的锂电池制造企业,生产锂电池的种类以及规格也不尽相同。企业各自有自己的一套规格,这就使得一些电子电器设备的制造企业在与锂电池生产厂商进行双向选择时受到局限,而这种局限更多的体现在接口兼容性的问题上。为了打破这种选择局限,让锂电池制造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服务于更多的电子电器制造企业。如何使得锂电池接口具有高兼容性,则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使得锂电池的各个接线端子的位置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随时调节,提高锂电池接口的兼容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本体以及锂电池外接装置,锂电池外接装置包括锂电池外壳以及设置在锂电池外壳的供电接口,供电接口包括接口外壳、主轨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三触头、中心转轴,接口外壳内表面上套接着主轨道,主轨道承载有第一轨道的一端,第一轨道的另一端固定在中心转轴上,第一轨道承载有第一触头,主轨道承载有第二轨道的一端,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轨道承载有第二触头,主轨道承载有第三轨道的一端,第三轨道的另一端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第三轨道承载有第三触头,主轨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轨道之间设置有正极金属轨道触片,正极轨道金属触片与锂电池本体正极极耳相连接,主轨道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负极轨道金属触片,负极轨道金属触片与锂电池本体负极极耳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一轨道上设置有第一轨道金属触片,第一轨道金属触片贴合在正极金属轨道触片上。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第二轨道金属触片,第二轨道金属触片贴合在负极金属轨道触片上。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三轨道上设置有第三轨道金属触片,第三触头贴合在第三轨道金属触片上,第三轨道金属触片与接地线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正极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使用超声波焊接在锂电池本体的正极极耳上,负极轨道金属触片的一端使用超声波焊接在锂电池本体的负极极耳上。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一触头贴合在第一轨道金属触片上。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高兼容性接口的锂电池,优选地,第二触头贴合在第二轨道金属触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4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