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状纸屑收集桶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5458.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瑞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B30B9/30;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状 纸屑 收集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状纸屑收集桶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机体、控制面板、废纸碎纸口、马达碎纸器、粒状碎屑集收装置,本发明具有的效果:本发明废纸通过马达碎纸器处理后产生的纸屑,依次通过导屑型斜槽和导屑弯管将处理后的纸屑从进屑口导入到集屑桶,通过逆时针方向摇动摇杆,使活动压屑板沿集屑桶内壁向下滑动并挤压桶内的纸屑,从而增加集屑桶存储纸屑数量,当纸屑存储一定量后,从集屑桶底部打开活动底盖,使纸屑顺活动底盖倾斜方向落入垃圾桶,进而避免了集屑桶取出后纸屑会飘落到地面的问题。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9月28日,申请号为CN201811139839.8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可增加纸屑集收数量的碎纸机的粒状纸屑收集桶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碎纸机纸屑容纳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粒状纸屑收集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碎纸机的发展,根据使用对象、使用环境的不同,碎纸机对废纸的碎纸方式也不同,现有的碎纸方式有:粒状、段状、条状、丝状等,粒状碎屑落入纸屑仓会因为纸屑细小和纸屑之间产生的静电以及碎屑形状变形而无法重叠在一起,使纸屑大量聚集在一起且纸屑之间的间隙较大,从而占用纸屑仓的大量存储空间,造成纸屑仓很快被纸屑填满,将纸屑仓取出后纸屑又会飘落到地面,加大了地面的清扫难度,不利于实际使用,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可以对落入纸屑仓的粒状碎屑进行压缩的粒状纸屑收集装置,从而增加纸屑仓的纸屑存储量,并且能够解决纸屑仓取出后纸屑会飘落到地面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粒状纸屑收集桶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机体、控制面板、废纸碎纸口、马达碎纸器、粒状碎屑集收装置,所述的马达碎纸器安装在机体顶部,所述的马达碎纸器顶部设有废纸碎纸口,所述的废纸碎纸口后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和马达碎纸器电连接,所述的机体前端的槽口上设有粒状碎屑集收装置,所述的粒状碎屑集收装置和机体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粒状碎屑集收装置由压缩传动机构、导屑型斜槽、活动压屑板、导屑弯管、进屑口、集屑桶、第一纵向滑轨、活动底盖组成,所述的集屑桶顶部安设有导屑型斜槽,所述的进屑口设于集屑桶后端,所述的导屑弯管一端扣合固定在进屑口,所述的导屑弯管另一端与导屑型斜槽连接,所述的集屑桶底部设有活动底盖并且二者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的活动底盖前端与集屑桶扣合,所述的集屑桶内部设有活动压屑板,所述的活动压屑板一端均匀等距分布有两条第一纵向滑轨,所述的第一纵向滑轨扣合固定在集屑桶内壁凹槽上并且与活动压屑板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压缩传动机构安装在集屑桶前端并且与活动压屑板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压缩传动机构由摇杆、轴承座、前挡板、防护罩、主动皮带轮、传动皮带、第二纵向滑轨、压屑板定向复位机构、从动皮带轮组成,所述的前挡板前端设有摇杆,所述的摇杆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前挡板上并且一端与主动皮带轮连接,所述的前挡板后端安装有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内部从上到下安设有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所述的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安装有传动皮带,所述的传动皮带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纵向滑轨和压屑板定向复位机构,所述的第二纵向滑轨嵌入固定在防护罩表面中心位置的凹槽上,所述的压屑板定向复位机构安装在前挡板后端的中心位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压屑板定向复位机构由复位拉簧、弹簧限位接头、滑槽、型基座、第一滑块、齿轮、齿条组成,所述的型基座顶端安设有弹簧限位接头,所述的型基座内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一侧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和型基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第一滑块和滑槽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一滑块另一侧设有齿条,所述的第一滑块的中心位置安装有齿轮,所述的齿轮和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一滑块和弹簧限位接头之间安设有复位拉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瑞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瑞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5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