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文件监听采集共享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5534.X | 申请日: | 2021-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文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1 | 分类号: | G06F16/11;G06F16/14;G06F16/16;G06F16/176;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文件 监听 采集 共享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文件监听采集共享利用系统,属于系统开发技术领域,针对企业档案收集、存储、共享利用困难,没有统一的规范管理的问题,提出以下方案:文件管理平台经互联网与多台个人电脑连接,每一个人电脑具有一存储电子文件的预设文件夹;每一个人电脑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采集预设文件夹中存储的电子文件,并自动提取各电子文件的基础信息;文件管理平台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根据与各数据采集模块分别对应的预设数据采集路径,以分别接收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子文件;数据整理模块,根据各电子文件的基础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判断各电子文件的类型;数据存储模块,将归纳整理后的各电子文件存储至数据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文件监听采集共享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档案是有国家标准和规范的,电子档案也是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管理的,而学习档案专业的人比较少,全国开展档案专业的学校也很少,近年来随着档案越来越受国家及企业的重视,市场需求呈几何数增长,由于这个行业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很多企业没有专职档案管理员,因此造成了档案前期的收集、规范管理难以推进;同时由于电子文件均是存于员工个人电脑中,没有统一的管理、存储、共享利用,一旦人员离职,则会损失很多有价值的电子文件,很多工作又需要重新开展,新到岗的员工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岗位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文件监听采集共享利用系统,旨在建立企业的文件管理系统,使得企业各个人电脑中电子文件可便捷收集、规范操作,便于企业用户对于电子文件的共享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
一种电子文件监听采集共享利用系统,包括文件管理平台,所述文件管理平台经互联网与多个客户端连接,每一所述客户端均连接一台个人电脑,每一所述个人电脑具有一存储电子文件的预设文件夹;每一所述个人电脑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预设文件夹中存储的电子文件,并自动提取各所述电子文件的基础信息;
所述文件管理平台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根据与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对应的预设数据采集路径,以分别接收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所述电子文件;
数据整理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电子文件的基础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判断各所述电子文件的类型;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归纳整理后的各电子文件存储至数据库。
基础方案的原理为:
基于目前企业中电子文件、电子数据等档案收集、存储、共享利用困难,没有统一规范管理的问题,本方案的电子文件监听采集共享利用系统包括文件管理平台,以及经互联网连接文件管理平台的多个客户端,每一客户端均连接一台个人电脑。其中,每一个人电脑与文件管理平台之间具有预设数据采集路径。每一个人电脑中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预设文件夹中存储的电子文件,也即是在每一个人电脑中安装有数据采集程序,对预设文件夹中具有的与个人电脑使用者相对应的工作相关电子文件数据进行采集,并经与个人电脑相对应的预设数据采集路径发送至文件管理平台的数据接收模块,通过数据整理模块的归纳整理,判断出各电子文件的类型,并存储至文件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数据采集路径是每一个人电脑与文件管理平台之间都具有对应的一条,以实现文件管理平台的数据接收模块分别接收每一个人电脑中工作相关的电子文件数据。
另外,每一个人电脑的数据采集模块还自动提取各电子文件的基础信息,文件管理平台的数据整理模块根据电子文件的基础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基于此判断各电子文件的类型。电子文件的基础信号具体可以包括“文件题名”、“文件最后生成日期”、“文件上传日期”、“上传人信息”、“上传人所在部门”等。
基础方案的技术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文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文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55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