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网接触片的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6285.6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极能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B22D27/04;B22D2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接触 连接 方法 | ||
一种导电网接触片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模具放于导电网上,向模具的型腔内放入导电金属;向模具型腔周部的换热腔内充入超过导电金属融化温度的加热油,将导电金属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超声波对熔融态的金属液进行消泡;将模具内的加热油导出,并向模具内注入冷却油,使熔融状态的导电金属凝固,形成导电网接触片。本发明中,通过向换热腔内注入加热油一方面能很好的控制加热温度,温度的波动小,另一方面,将加热油导出即可注入冷却油,加热与冷却的转换速度快,提高生产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网接触片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网又称导电纱网,用于平衡电位,导电网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导电网接触片外接导线,将导电网上的电荷移除。
现有的加工方法为,在模具内设置加热丝,电热丝发热将导电金属块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冷却至室温,通过这种方法存在三种缺陷,其一是,电热丝发热的温度不可控,另一是,熔融的导电金属液混有汽泡,导致接触片的表面形成缺陷,又一是,模具为了保证快速的升温,其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使得熔融的导电金属液在凝固时,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导电网接触片的连接方法。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网接触片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模具放于导电网上,向模具的型腔内放入导电金属;
步骤S2:向模具型腔周部的换热腔内充入超过导电金属融化温度的加热油,将导电金属加热至熔融状态;
步骤S3:通过超声波对熔融态的金属液进行消泡;
步骤S4:将模具内的加热油导出,并向模具内注入冷却油,使熔融状态的导电金属凝固,形成导电网接触片。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金属为锡或锡铜合金,向模具内充入280摄氏度到300摄氏度之间的加热油。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油充入的时间为2分钟。
进一步的:超声波的频率为15至25千赫兹,能量为2500至3000焦耳。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油的充入时间为0.5至1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上设有进液管与排液管,加热油或冷却油经所述进液管进入到所述换热腔内部并从所述排液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导电网接触片的连接方法,通过向换热腔内注入加热油一方面能很好的控制加热温度,温度的波动小,另一方面,将加热油导出即可注入冷却油,加热与冷却的转换速度快,提高生产速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中的导电网接触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模具的剖视图。
图中:1为导电网,2为接触片,3为模具,31为型腔,32为换热腔,33为进液管,34为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极能电气(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极能电气(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