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6675.3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齐璞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6 | 分类号: | H10K50/86;H10K59/40;H10K59/1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模组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显示面板设置有驱动基板,包括:像素界定层、封装层、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和遮光层;像素界定层、封装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和遮光层依次设置在驱动基板的驱动侧;第二触控电极层设置于封装层和驱动基板之间;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二触控电极;遮光层包括遮光图形,遮光图形在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目标投影,其中,目标投影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在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在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触控电极对外界光线的反射,并提升面板自身发光效率,改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触控基板采用外挂式设计,即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分开制作,之后经过全贴合贴附在一起。但是,外挂式触控基板会增加有机发光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将触控功能设置在显示面板内已经成为减薄显示模组的研究方向。
然而,由于触控功能通过触控电极实现,触控电极会对外界光线进行反射,对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自身发出的光产生干扰,进而影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能够解决现有触控电极对外界光线的反射,并提升面板自身发光效率,改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一种显示面板,设置有驱动基板,包括:像素界定层、封装层、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和遮光层;
所述像素界定层、所述封装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和所述遮光层依次设置在所述驱动基板的驱动侧;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封装层和所述驱动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遮光层包括遮光图形,所述遮光图形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目标投影,其中,所述目标投影包括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像素界定层界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内设置有有机发光结构;
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开口区域,所述开口区域用于使所述有机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线透出;
所述开口区域设置有滤光膜,所述滤光膜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所述子像素区域在所述驱动基板上的正投影。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像素界定层和所述封装层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和所述像素界定层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用于与所述驱动基板的驱动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垂直于所述驱动基板方向上的厚度为第二触控电极厚度,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驱动基板的垂直距离为发光驱动距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驱动距离。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2-0.5μm;
所述发光驱动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0.2μm。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交叉限定出触控感应区域,多个所述触控感应区域呈阵列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模电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控制IGCC气化废水氨氮含量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