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6878.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2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官本;董春雷;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K9/00;B27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强 |
地址: | 65023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散 型全竹 交叉 层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材,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第一基材之间设置有竹单元预组坯,所述竹单元预组坯包括若干个间隔分布的连接竹材,任意一个所述连接竹材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基材之间分别设置有胶粘层;所述第一基材上设置有连接钉,所述连接钉穿过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胶粘层并插入所述连接竹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的厚度均匀;所述第一基材为木材规格材或竹材;所述第一基材连续辅设或间隔离散辅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竹材的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小,且所述第一基材的厚度沿所述连接竹材直径变小的方向逐渐变大,即沿所述连接竹材的轴向所述连接竹材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基材的厚度之和为固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层只有一侧设置有连接竹材的所述第一基材远离所述连接竹材的一侧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竹材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关于所述连接竹材的轴线对称分布的胶接面,且两个所述胶接面均为平面。
6.一种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竹筒:将原竹按长度要求截断成竹筒,截断长度需符合建材长度的模数要求;如此,制得多个竹筒;
(2)在初始干燥温度为60℃,相对湿度为95%左右干燥窑内对所述竹筒进行预热处理3h,然后在60℃,相对湿度为75%左右干燥窑内将所述竹筒干燥处理25h左右,最后在温度为50℃,相对湿度为85%环境下调湿处理4h,使竹材含水率达到10~13%;
(3)在双面压刨或四面刨机上对所述竹筒进行刨切平面,在每个所述竹筒上刨切出第一胶接面和第二胶接面;在所述竹筒纵向方向上两个刨切面的刨切削量均保持为3mm~5mm,使得多个所述竹筒均形成连接竹材;
(4)准备第一基材:按所述连接竹材的尖削度加工所述第一基材,得到所需要层数的所述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基材的厚度需保证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连接竹材复合之后得到的离散型全竹交叉层积材的厚度均匀;
(5)将多个所述连接竹材直径较大的一端统一放一端、直径较小的一端统一放另一端,形成竹单元预组坯,并使所有所述连接竹材的所述第一胶接面为水平的顶面、所述第二胶接面为水平的底面;首先在所有所述连接竹材的所述第一胶接面上辊涂冷固型结构胶粘剂,垂直于所述竹单元预组坯纵向在所有所述连接竹材的所述第一胶接面上铺设和胶合所述第一基材,然后用连接钉沿第一胶接面中心线方向间隔50mm钉接;然后翻转所述连接竹材,在所有所述连接竹材的所述第二胶接面上辊涂冷固型结构胶粘剂,垂直于所述竹单元预组坯纵向在所有所述连接竹材的所述第二胶接面上铺设和胶合另一层所述第一基材,然后用连接钉沿第二胶接面中心线方向间隔50mm钉接;当所述第一基材的层数等于二时,至此得到复合竹单元;
(6)当所述第一基材的层数大于二时,需在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基材上继续胶合所述竹单元预组坯;然后在新胶合的所述竹单元预组坯的另一侧继续胶合另一层所述第一基材;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胶合完毕既定层数的所述第一基材,至此得到复合竹单元;
(7)在所述复合竹单元长度方向均匀施加2.0Mpa单位压力,使所述竹单元预组坯与所述第一基材紧密压合,以压紧所述冷固型结构胶粘剂、有效固化压力,加压时间根据所述冷固型结构胶粘剂的种类和外界气温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8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双燃料RCCI发动机合成碳纳米管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气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