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前置涡流式过滤提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6921.5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3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相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相雷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业废水 重金属 前置 涡流 过滤 提取 装置 | ||
1.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前置涡流式过滤提取装置,包括外箱(1)、滤板(2)和收集部(3),所述滤板(2)将外箱(1)内腔分隔成滤前腔(5)和滤后腔(6),所述收集部(3)位于滤前腔(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3)包括涡旋筒(31)、闸筒(32)和提取筒(33),该涡旋筒(31)为卧式分布且其一端固定设置有右封板(311),所述右封板(311)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承载管(3111),该承载管(3111)和涡旋筒(31)的同轴心分布且其一端贯穿外箱(1)内的一侧,所述承载管(3111)和承载管(3111)为转动连接,所述闸筒(32)的一端穿过承载管(3111)并延伸至涡旋筒(31)内,所述闸筒(32)和承载管(3111)转动配合,该闸筒(32)位于涡旋筒(31)内的一端为盲端且其外周壁开设有连通内腔的矩形进料孔(321),所述涡旋筒(31)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圆弧板(312),该圆弧板(312)的圆心线和承载管(3111)的轴线重合且其内壁和承载管(3111)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提取筒(33)的一端为盲端并套设在闸筒(32)内且为密封配合,该提取筒(33)和闸筒(32)为轴向滑动配合且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提取筒(33)位于闸筒(32)内的外表壁开设有和矩形进料孔(321)相对的过孔(331),该提取筒(33)的另一端设置有封盖(332),所述涡旋筒(3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左封板(313),所述左封板(31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和闸筒(32)同轴心分布的锥形出料管(3131),该锥形出料管(3131)和涡旋筒(31)内腔连通且其小端朝外,所述外箱(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涡旋筒(31)下部的V型板(11),该V型板(11)内的夹角处为和涡旋筒(31)同轴心分布的圆弧过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前置涡流式过滤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筒(33)上位于过孔(331)处固定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锥形导向套(333),所述提取筒(33)和闸筒32为滑动可拆卸连接且和封盖(332)为旋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前置涡流式过滤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2),该进水管(12)内设置有水轮(4),所述水轮(4)的轮轴的一端延伸至外箱(1)内并固定连接有驱动带轮(7),所述锥形出料管(3131)的外部套设有带轮圈(8),所述驱动带轮(7)通过皮带和带轮圈(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前置涡流式过滤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2)和涡旋筒(31)的涡旋轴平行分布,所述滤板(2)的顶部和外箱(1)内的顶部铰接,该滤板(2)的一侧且靠近底部和涡旋筒(31)上位于外部的一端相配合,所述滤板(2)的另一侧通过弹性伸缩撑杆(9)和外箱(1)内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前置涡流式过滤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上和弹性伸缩撑杆(9)连接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和位于滤板(2)下部的下弧形挡板(13)和位于滤板(2)一侧的侧挡板(14),所述侧挡板(14)、下弧形挡板(13)和外箱(1)围成滤前腔(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前置涡流式过滤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和涡旋筒(31)配合使用的过渡冲击组合(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前置涡流式过滤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冲击组合(21)包括L型板(211)和圆辊(212),所述L型板(211)上横板(2111)的一端和滤板(2)的底部连接且为垂直分布,该L型板(211)上竖板(2112)的一侧通过支板和圆辊(212)转动连接,所述圆辊(212)和涡旋筒(31)的外壁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相雷,未经陈相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9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