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门启闭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6973.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钟红政;陈志良;刘伟才;杨宇;李健;罗穗军;张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巨安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63/14;E05C19/16;E05F5/06;E06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牟建鑫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门 启闭 辅助 装置 | ||
1.一种电控门启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1)和框体(2),所述框体(2)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门体(1)相适配的通孔(21),所述门体(1)通过设置在所述门体(1)与所述框体(2)之间的合页(11)将所述通孔(21)盖合,所述框体(2)且远离所述合页(11)的一侧设置有触发组件,所述框体(2)且远离所述合页(11)的一侧开设有插槽(24),所述门体(1)上设置有连动组件和锁定组件,所述连动组件和所述锁定组件相连接,当关门时,所述门体(1)移动并与所述触发组件抵接,所述触发组件移动并与所述连动组件抵接,所述连动组件同步移动并带动所述锁定组件旋进所述插槽(24)内,所述框体(2)上开设有触发槽(3),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杆(31)、触发板(32)和抵接板(33),所述触发板(32)通过所述触发杆(31)转动连接于所述触发槽(3)内,所述触发板(3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触发槽(3)外并与所述抵接板(33)固定,所述抵接板(33)通过所述门体(1)的移动与所述连动组件抵接,所述门体(1)内开设有空腔(4),所述连动组件位于所述空腔(4)内,所述连动组件包括滑块(41)、连动弹簧(42)和推杆(43),所述滑块(41)滑动连接于所述空腔(4)内,所述连动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滑块(41)固定、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空腔(4)远离所述抵接板(33)的一侧,所述推杆(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块(41)靠近所述抵接板(33)的侧面、另一端滑动穿设所述门体(1)并延伸至所述门体(1)外,所述推杆(43)通过所述门体(1)的移动与所述抵接板(33)抵接,所述推杆(43)与所述锁定组件连接,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套筒(44)、锁定板(46)和扭簧(47),所述锁定套筒(44)的一端位于所述空腔(4)内、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穿设所述门体(1)并延伸至所述门体(1)外与所述锁定板(46)的侧面固定,所述推杆(43)的外周面固定有旋转块(432),所述锁定套筒(44)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旋转块(432)相适配的旋转槽(45),所述旋转槽(45)的截面呈“L”形,所述推杆(43)的外周面与所述锁定套筒(44)的内周面滑动连接,且所述旋转块(432)通过所述推杆(43)的移动与所述旋转槽(45)滑动连接,所述扭簧(4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门体(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锁定板(46)靠近所述门体(1)的侧面,所述推杆(43)位于所述门体(1)外的一端滑动穿设所述锁定板(46),所述锁定板(46)通过所述锁定套筒(44)的移动与所述框体(2)的所述插槽(24)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门启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3)远离所述滑块(41)的一端固定有缓冲块(431),所述缓冲块(431)通过所述门体(1)的移动与所述抵接板(3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门启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45)的“L”形转角处设置为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门启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46)的侧面设置有操作杆(4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门启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上设置有电磁吸盘(23),当所述门体(1)与所述框体(2)抵接时,通电的所述电磁吸盘(23)可将所述门体(1)吸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门启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盘(23)的数量为多个且在所述框体(2)上等距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门启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上设置有橡胶垫(22),所述橡胶垫(22)通过所述门体(1)的移动与所述门体(1)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巨安人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巨安人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9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