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6980.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祥;韩剑剑;张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漫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共振 成像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具有内腔的液氦容器,液氦容器的外壁上安装有外部绝热壳,外部绝热壳内安装有连通内腔的氦气液化回流装置,氦气液化回流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增压机构的预处理容器、密封安装在预处理容器外的制冷剂循环罐,以及用于将增压并降温后的氦气进行液化的等熵膨胀降温系统。通过制冷罐中的制冷剂对由内腔进入预处理容器中的氦气进行降温,并通过增压机构对被降温至临界温度附近的氦气进行增压,经增压和降温后的氦气通过等熵膨胀降温系统进行等熵膨胀降温并液化,并将制成的液氦重新注入内腔中,解决了磁共振成像设备未对蒸发的液氦进行回收而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以及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磁体线圈为导电超导金属,在磁体线圈周围充满液氦后,磁体线圈的温度降到液氦温度(4.5K),磁体线圈电阻为零,达到超导状态,此时可以通入很大的电流,由于没有电阻,就不会发热。由于超导磁体的超导特性,其具有相比较永磁体和常导磁体更容易产生高磁场、磁场随时间的漂移非常小、磁场均匀性高以及几乎不消耗电能的优点。
但是,超导磁体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超导磁体中的液氦会蒸发泄漏,所以需要定期补给液氦,由于液氦价格昂贵,其维护和制作费用较高。
虽然,现有的磁共振成像设备通过减小超导磁体中液氦的蒸发和泄漏量,从而减小超导磁体的维护和制作费用,但是,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可再生资源的氦气的消耗,从而导致磁共振成像设备因液氦消耗而导致使用成本增加及不可再生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液氦蒸发成的氦气被消耗而导致的使用成本增加及不可再生资源被浪费技术问题。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具有内腔的液氦容器,所述液氦容器的外壁上安装有外部绝热壳,所述外部绝热壳内安装有氦气液化回流装置,所述氦气液化回流装置通过双相阀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内腔中的氦气通过所述双相阀进入所述氦气液化回流装置中,所述氦气液化回流装置将氦气制成液氦后通过所述双相阀注入所述内腔中;
所述氦气液化回流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增压机构的预处理容器、密封安装在所述预处理容器外且内部循环通过制冷剂的制冷剂循环罐,以及用于将增压并降温后的氦气进行液化的等熵膨胀降温系统,所述预处理容器的入口通过所述双相阀与所述内腔相连接,所述预处理容器的出口通过限压阀与所述等熵膨胀降温系统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等熵膨胀降温系统通过输送泵将制成的液氦注入所述内腔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等熵膨胀降温系统包括呈锥形的等熵膨胀筒、连接所述双相阀的氦气入口与所述预处理容器的进气管,以及连接所述等熵膨胀筒与所述双相阀的液氦出口的回流管,所述等熵膨胀筒小头端通过限压阀与所述预处理容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等熵膨胀筒的大头端与所述回流管相连接,在所述预处理容器中经增压并降温后氦气在所述等熵膨胀筒进行体积膨胀并进一步降温至液化的临界温度以制成液氦;
所述制冷剂循环罐上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回流管分别穿过的两个圆孔,且所述圆孔的孔壁向所述预处理容器的外壁延伸并密封连接所述预处理容器的外壁以形成具有所述圆孔的内凹通道,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回流管均穿过相应所述内凹通道与所述预处理容器连接并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等熵膨胀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稳流隔板,多个所述稳流隔板围绕所述等熵膨胀筒的轴线呈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稳流隔板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等熵膨胀筒的内壁的轴向剖面的形状及尺寸相同,且所述限压阀的出口的轴线与所述等熵膨胀筒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未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6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