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采用绕编型线束的离合器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7377.6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司万宝;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市瑞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6 | 分类号: | C08L9/06;C08L9/02;C08L33/12;C08K7/14;C08K7/04;C08K3/22;C08K3/30;C08K3/04;C08K5/09;C08K3/06;C08K13/04;F16D13/64;B29D7/01 |
代理公司: | 深圳深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95 | 代理人: | 刘慧玲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绕编型线束 离合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采用绕编型线束的离合器片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增强材料20‑30份、粘结材料40‑50份以及性能调节材料42‑50份,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用玻璃纤维、合成纤维、亚克力纤维和陶瓷纤维,所述粘结材料包括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所述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的重量比为25‑30:15‑20。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采用绕编型线束的离合器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在生产前采用绕编装置,将平顺线束纤维线进行绕编,制成具有交叉结构特性的绕编型线束紧密型线束,使线束强度提高了18%以上,其制品离合器片的爆裂强度提高了18.6%,因所用纤维的强度增强,即可较大的提高离合器片的抗爆裂强度,对离合器片制品带来了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采用绕编型线束的离合器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离合器片是一种以摩擦为主要功能、兼有结构性能要求的复合材料;离合器片是用于各种车辆与机械设备传动装置上的关键性部件;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摩擦来传递动力,从而使各种机动车辆与机械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所以说离合器片是一种应用极广,又甚关键的安全性消耗部件;
现有的离合器片均是采用平顺纤维线型结构的线束,其结构强度不高,使离合器片的抗爆裂强度不高,造成离合器片的摩擦系数波动较大,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为此,我们成功试成一种含采用绕编型线束的离合器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采用绕编型线束替代平顺线束的离合器片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采用绕编型线束的离合器片,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增强材料20-30份、粘结材料40-50份以及性能调节材料42-50份,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用玻璃纤维、合成纤维、亚克力纤维和陶瓷纤维,所述粘结材料包括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所述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的重量比为25-30:15-20,所述性能调节材料包括氧化铝、硫酸钡、碳黑、硅铝土、硬脂酸和硫磺,所述氧化铝、硫酸钡、碳黑、硅铝土、硬脂酸和硫磺的重量比为2-5:20-25:3-7:4-7:5-9:1-7。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增强材料22-28份、粘结材料41-47份以及性能调节材料45-50份,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用玻璃纤维、合成纤维、亚克力纤维和陶瓷纤维,所述粘结材料包括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所述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的重量比为25-28:16-18,所述性能调节材料包括氧化铝、硫酸钡、碳黑、硅铝土、硬脂酸和硫磺,所述氧化铝、硫酸钡、碳黑、硅铝土、硬脂酸和硫磺的重量比为2-4:22-24:3-5:5-7:5-6:2-4。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增强材料26份、粘结材料43份以及性能调节材料47份,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用玻璃纤维、合成纤维、亚克力纤维和陶瓷纤维,所述粘结材料包括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所述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的重量比为26:17,所述性能调节材料包括氧化铝、硫酸钡、碳黑、硅铝土、硬脂酸和硫磺,所述氧化铝、硫酸钡、碳黑、硅铝土、硬脂酸和硫磺的重量比为3:23:4:6:5:3。
一种含采用绕编型线束的离合器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增强材料送入绕编设备中进行绕编,得到绕编型线束;
(2)制备浆料,然后将绕编型线束浸渍在浆料中;
(3)将浸渍后的绕编型线束送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
(4)将烘干后的绕编型线束送入绕缠设备中制成离合器摩擦片线圈;
(5)将离合器摩擦片线圈送入液压机中进行热压成型;
(6)对热压成型后的离合器摩擦片进行热处理;
(7)对热处理后的离合器摩擦片进行磨削加工和钻孔,得到成品离合器摩擦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市瑞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泰兴市瑞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