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及其锚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68184.2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朝远;刘钢;赵明志;王光义;周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佑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框架 减震 构件 及其 系统 | ||
1.一种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顶板(4);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上方设置有中空结构件的导向管(2),所述导向管(2)与所述第一通孔(11)连通,所述导向管(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管(2)的外侧套设有若干个碟形弹簧(3);最下方的所述碟形弹簧(3)与所述底板(1)的顶部连接,最上方的所述碟形弹簧(3)与所述顶板(4)的底部连接;
所述顶板(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41),所述导向管(2)的远离底板(1)的一端从所述顶板(4)的底部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孔(41)内;所述导向管(2)的远离底板(1)的一端的顶面与所述第二通孔(41)的顶面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用于提供所述导向管上下移动时的行程;
所述减震消能构件的可承受荷载为50kN~200k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消能构件的外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外壳(6),所述外壳(6)用于固定所述减震消能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为套筒结构件,所述外壳(6)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底板(1)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螺纹相适配的螺纹结构,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顶面,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用于穿过锚杆(7),使用时,将所述外壳(6)的底部从所述顶板(4)向下套设在所述减震消能结构件上后,通过螺纹使得外壳与所述底板(1)固定,同时,所述外壳(6)的顶面内壁与所述顶板(4)的顶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所述第二通孔(41)的顶部设置有挡体(5),所述挡体(5)与靠近顶板(4)的所述导向管(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消能构件的外径≤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消能构件的高度≤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碟形弹簧(3)采用复合组合方式套穿于导向管,所述复合组合方式是指对合与叠合共有的组合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碟形弹簧(3)分为若干组叠合弹簧件依次套穿于导向管,相邻所述叠合弹簧件的朝向相反,所述叠合弹簧件是由1~4个所述碟形弹簧叠合而成的结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弹簧件是由2~3个所述碟形弹簧叠合而成的结构件。
10.一种锚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锚杆框架梁的减震消能构件,所述减震消能构件的第一通孔(11)、导向管(2)和第二通孔(41)穿过有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顶板(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佑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佑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81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