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正交信号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68729.X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5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骥;熊灿阳;王海德;刘伟平;李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H04L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何秋林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交 信号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非正交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端处理方法,简称为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方法采用编码辅助的迭代译码消除非正交离散多音系统中载波间干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接收的信号进行频域均衡;
2)对均衡后的信号进行迭代译码,直至获得所需误码率:
2-1)频域均衡后,输出两路相同的信号a1、a2,取其中一路信号a1经过硬判,解映射,解交织,译码,再进行与发射端相同的信道编码,交织和映射步骤,映射时,同样输出两路相同的信号b1、b2;
2-3)取映射后的其中一路信号b1,使其通过和发射端一样的非正交离散多音编码器;
2-4)再进行N-FFT变换;
2-5)将步骤2-4)得到的信号与映射后的结果b2采用相减操作,得到载波间干扰;
2-6)取频域均衡后输出的另一路信号a2,与步骤2-5)中计算出的载波间干扰相减,得到的数据作为新的a1重复步骤2-1)~2-6)的操作,不停迭代译码,直到最后得到所需的误码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接收的信号包括非正交的调制信号和正交的训练序列,对其进行频域均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1)用接收到的训练序列来估计信道;
a2)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利用估计出来的信道进行频域均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所述非正交离散多音编码器具体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b1)将映射后的数据调制在部分子载波上,剩余子载波置零;
b2)进行共轭操作,N-IFFT调制,时域上保留相应的调制有用信息的数据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1)中,映射后的数据调制在编号为k=1~N1的子载波上,k=N1+1~N/2-1子载波置零,其中,N>2N1+2表示FFT点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时域上保留子载波k=0~2N1+1上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频域均衡后输出的两路相同的信号,均为子载波k=1~N1上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发送端处理方法,简称为发送方法,该发送方法根据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的计算结果分配待发送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比特和发射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设有调制流程,在调制流程中,发送端所有子载波采用单一的调制格式,所述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根据调制流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数据计算每个子载波对应的比特和发射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所述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接收端最后一次迭代过程中解映射前的符号与发送端映射后的符号计算每个子载波的信噪比,根据子载波对应的信噪比算出每个子载波上分配的比特数以及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
比特分配准则如下:
其中,b[k]表示每个子载波对应的比特数,Γ为信噪比间隔,可以由BERtarget计算得到:
BERtarget与SER成比率关系;
Q函数被定义为:
γmargin用于在最大迭代次数内,寻找最优比特分配,更新公式为:
Nused是可使用的子载波数,Btotal是Nused个子载波上分配的比特数总和,Btarget是Nused个子载波上目标分配的比特数总和;
功率分配:
p[k]表示每个子载波对应的发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87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