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窥镜保护套的镜头盖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0051.9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成;史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龙骨科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A61B1/05;A61B1/233;A61B1/267;B29C4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9 | 代理人: | 朱紫晓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窥镜 护套 镜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保护套的镜头盖及制备方法,该镜头盖包括圆形透光片、封光环和环形透光片;封光环不透光;封光环的高度大于圆形透光片和环形透光片的高度;封光环的外径与内窥镜的镜头内圈直径相同。圆形透光片与环形透光片加设遮光环的形式,使得遮光环有效阻止补光光线在镜头盖内部发生反射而进入镜头变成有害光,保证了采集图像的清晰度。在丝筒的牵引作用下,两次注胶保证注胶的完整性,使得镜头盖具有完整、密封的结构,避免了患者体液对镜身造成的污染和腐蚀,还能够有效阻止内窥镜在不同患者体内造成的交叉感染。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内窥镜保护套的镜头盖采用医用硅胶,有弹性,不会损伤黏膜,无毒副作用,组织相容性高,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保护套的镜头盖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集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以及机械装置等为一体的医疗检测仪器,其能够进入人体内部拍摄图像,以便于对病情的诊断。电子鼻咽喉镜作为内窥镜的一种,在耳鼻喉科的检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能够在早期发现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病症,为后续治疗提供充足时间以及更多的治愈可能。
内窥镜进入人体内部进行检查时,为防止患者的体液对镜身造成污染和腐蚀,会在内窥镜的外侧加装内窥镜保护套。内窥镜保护套的设置还能够有效阻止被患者体液侵染的内窥镜对下一位患者造成交叉感染。目前,电子鼻咽喉镜等小型内窥镜主要采用透明弹性套套装在内窥镜外侧的方式保护内窥镜。然而,即便透明弹性套紧紧套设在内窥镜的外侧,在电子鼻咽喉镜探入患者体内的过程中,由于医生手指对镜身握持的挤压力会对透明弹性套内部产生负压等原因,导致透明弹性套无法密封小型内窥镜,进而导致患者的体液会沾染到电子鼻咽喉镜,造成污染。同时,透明弹性套本身透明的材质会让电子鼻咽喉镜的检测光线产生衍射,进而影响拍摄图像的质量,最终影响诊断判断。
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一种大型保护套。然而大型保护套通常应用于胃镜、肠镜等大型内窥镜上,若尺寸为3-4mm的电子鼻咽喉镜等小型内窥镜加装一种大型保护套后,则体积过大的整体结构会伤害柔嫩的鼻腔、咽腔等。另外,还会引起患者的呕吐反射,影响检测。因此,大型保护套无法应用于小型内窥镜,而透明弹性套无法密封小型内窥镜,且影响拍摄图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保护套的镜头盖及制备方法,以解决大型保护套无法应用于小型内窥镜,而透明弹性套无法密封小型内窥镜,且影响拍摄图像的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保护套的镜头盖,包括以圆形透光片的圆心为中心、沿直径方向依次排布的所述圆形透光片、封光环和环形透光片;所述封光环不透光;所述封光环的高度大于所述圆形透光片和所述环形透光片的高度;所述封光环的外径与内窥镜的镜头内圈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环形透光片两表面的环宽不同。
优选地,所述环形透光片上表面的环宽小于下表面的环宽。
优选地,所述圆形透光片和所述环形透光片的制备材料均采用聚碳酸酯。
优选地,所述封光环的制备材料采用黑色医用硅胶。
优选地,所述圆形透光片和所述环形透光片的透光率均为90-92%。
优选地,所述环形透光片的外侧还设有外壳。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保护套的镜头盖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圆形透光片、环形透光片分别注塑成型;
将所述圆形透光片、所述环形透光片放入成型模具中,且所述圆形透光片与所述环形透光片之间放置丝筒;
将所述丝筒下移至高度低于所述圆形透光片的表面高度,向所述圆形透光片与所述环形透光片之间注入硅胶;
所述硅胶填满所述丝筒处后,下拉所述丝筒,继续向所述圆形透光片与所述环形透光片之间注入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龙骨科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龙骨科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