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0195.4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月华;李悦;姚倩;马一琼;郑文超;杨耀伟;王远卓;孙溢明;邱建华;李秦宇;刘向真;郭华诚;马波波;张东豫;白银帅;张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A24B3/04;A24B3/16;A24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王立民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香提质 微波 干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其包括:采用微波加热干燥的方式,对烟叶物料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在干燥结束后,在冷却区对所述烟叶物料进行冷却处理;在冷却结束后,在回潮区对所述烟叶物料进行回潮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利用微波干燥能实现低温复烤,同时缩短复烤时间,香味物质损失较少,使烟叶的本香物质最大程度得到保留;而且,利用微波干燥,使得叶片水分散失更加均匀,有效减少复烤烟叶皱缩,提高叶片复烤质量;同时,经微波干燥复烤后的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损失较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烤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
背景技术
复烤加工是对初烤后的烟叶进行干燥去湿的加工工艺。过去,复烤加工更多关注的是水分干燥效果,多采用高温复烤的方式来调整水分,保证成品片烟合适的含水率,便于后续储存和醇化。但是,高温复烤往往会伴随着香气物质的严重散失,研究表明,醛、酮、醇类等中性致香物质在复烤阶段散失较多,影响最终成品的感官质量。
近年来,保香提质复烤加工方法逐渐被关注起来。目前的复烤保香方法多是降低复烤温度,虽然可以达到保香效果,但是会导致复烤程度不够、成品水分超标等问题。也有一些方法是片烟低温复烤方法,利用真空干燥的方式实现低温复烤达到保香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真空干燥装置,在连续排料时保证真空干燥装置内部保持真空密封还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
因此,为了烟叶保香提质,亟需一种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微波干燥阶段、冷却阶段、回潮阶段,能实现烟叶快速复烤以及低温复烤,可以有效减少烟叶香味物质的散失,提升复烤后烟叶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微波加热干燥的方式,对烟叶物料进行微波干燥处理;
在干燥结束后,在冷却区对所述烟叶物料进行冷却处理;
在冷却结束后,在回潮区对所述烟叶物料进行回潮处理。
如上所述的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采用微波加热干燥的方式,对烟叶物料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具体包括:
打叶风分后的烟叶物料进入隧道式微波加热系统,采用微波加热系统的微波发射组件对所述烟叶物料进行微波加热干燥,以使片烟在微波能量的作用下迅速脱水。
如上所述的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微波加热干燥过程中,设置所述烟叶物料的传送速度为0hz-50hz、设置微波加热系统的微波频率为1950MHz-2950MHz,设置微波加热系统的微波输出功率为65kW-75kW。
如上所述的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冷却处理过程中,设置冷却区的温度为30℃-40℃,设置冷却区的湿度为55%-65%。
如上所述的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回潮处理过程中,所述回潮区至少包括回潮一区和回潮二区,设置回潮一区的温度50℃-55℃,设置回潮二区的温度为60℃-65℃。
如上所述的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干燥处理之前,所述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还包括:
在真空回潮区对所述烟叶物料进行真空回潮处理。
如上所述的保香提质的片烟微波干燥复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真空回潮处理过程中,设置真空回潮区的温度为35℃-40℃,设置真空回潮周期为5min-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