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冷电机转子油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70199.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杰;王建武;潘圣临;马南;王宏敏;桂智勇;刘玉明;艾钰书;倪昌晋;徐明;张世伟;张宇琪;闫立凯;齐加乐;张海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1/32;H02K1/2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郭莹莹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油路 | ||
一种油冷电机转子油路,属于混合动力总成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冷却油路以解决上述定、转子缺乏有效冷却,导致动力总成性能或寿命下降的问题。进油侧隔磁板和出油侧隔磁板分布在转子铁芯两侧并与转轴同轴固定,转轴上设有空腔和与空腔连通的转轴油道,进油侧隔磁板上设有磁板油道和与油槽,出油侧隔磁板上设有出油孔,转子铁芯内设有铁芯油道,出油侧隔磁板设有用于导向的倒角二。本发明通过在转子铁芯靠近磁钢及外缘处开冷却油道的方式,对转子外缘和磁钢进行有效的冷却,同时巧妙利用隔磁板上的倒角,将流经转子铁芯的冷却油导至电机绕组内侧,对内侧绕组进行有效冷却,同时使端部绕组的冷却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总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冷电机转子油路。
背景技术
油耗和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扩展混合动力总成产品谱系势在必行。混动系统可以通过电机使发动机转速、扭矩和整车工况完全解耦,从而使发动机持续工作在高效区,从而大幅提升整车的经济性。此种混动系统为保证动力总成的紧凑型,通常采用电机和变速箱集成的方案,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油冷。且电机的转速高、扭矩密度大,定、转子发热量均较大。需合理设计转子冷却结构对转子进行冷却,同时油冷电机内侧绕组的冷却和绕组冷却的均匀性在冷却设计中经常会被忽略,需考虑绕组冷却的均匀性。冷却结构的设计是决定动力总成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油冷电机通常缺乏有效的转子冷却方式,通常为在转轴中通冷却油对轴进行散热,但转子的高温区往往是转子铁芯片的外缘部分,转轴中的油无法对该部分及磁钢进行很好的冷却,且转轴中的流量还需兼顾轴承的散热,进一步削弱了对转子的冷却效果。
市面上常用的绕组端部喷淋往往无法对绕组的内侧进行冷却。
绕组端部喷淋管受整机布置问题往往不能做到绕组的360°均匀冷却。
这三部分问题往往限制了动力总成的性能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冷却油路以解决上述定、转子缺乏有效冷却,导致动力总成性能或寿命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冷电机转子油路,包括转轴、进油侧隔磁板、转子铁芯、出油侧隔磁板及定子;所述转子铁芯同轴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进油侧隔磁板和出油侧隔磁板分布在转子铁芯两侧并与转轴同轴固定,所述定子同轴安装在转子铁芯外部,所述转轴上设有空腔和与空腔连通的转轴油道,所述进油侧隔磁板上设有与转轴油道连通的磁板油道和与磁板油道连通的油槽,所述出油侧隔磁板上设有出油孔,所述转子铁芯内设有连通油槽和出油孔的铁芯油道,所述出油侧隔磁板设有用于导向的倒角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转子铁芯靠近磁钢及外缘处开冷却油道的方式,对转子外缘和磁钢进行有效的冷却,同时巧妙利用隔磁板上的倒角,将流经转子铁芯的冷却油导至电机绕组内侧,对内侧绕组进行有效冷却,同时使端部绕组的冷却更加均匀。可有效提高整个电机的散热效率,提高动力总成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是进油侧隔磁板示意图;
图3是转子铁芯示意图;
图4是油路示意图一;
图5是油路示意图二;
其中:15-转轴;16-锁紧螺母;17-锁紧螺母垫片;18-进油侧隔磁板;19-转子铁芯;20-出油侧隔磁板;21-定子;22-转轴油道;23-磁板油道;24-油槽;25-倒角一;26-铁芯油道;27-出油孔;28-倒角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