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页式可调畸变发生器模型实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70341.3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王铭祖;苏毅韩;王英锋;李传鹏;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14 | 分类号: | G01M15/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页 可调 畸变 发生器 模型 实验 | ||
1.一种合页式可调畸变发生器模型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管道、大功率离心风机和电动阀门;
所述发生管道包含依次相连的喇叭口、入口测量段、实验段、出口测量段和扩张段,其中,入口测量段、出口测量段均为直径为R的直管,扩张段为沿来流方向截面积逐渐增大的管道;
所述入口测量段的进口端和所述喇叭口的出口段密闭相连,且入口测量段的进口处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稳态壁面静压测点,用于测量来流静压;
所述实验段包含前管、畸变发生器和后管,所述前管、后管均为直径为R的直管;
所述畸变发生器包含箱体、抽拉架和合页模块;
所述箱体为中空长方体,包含第一端壁、第二端壁、以及第一至第四侧壁;所述第一端壁、第二端壁均为正方形,且第一端壁、第二端壁中心均设有直径为R的通孔;
所述前管一端和所述入口测量段的出口密闭相连,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端壁中心的通孔密闭相连;所述后管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壁中心的通孔密闭相连,另一端和所述出口测量段的入口密闭相连;
所述抽拉架包含第一滑条、第二滑条、N个隔板、以及封板,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其中,所述第一滑条、第二滑条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所述N个隔板结构相同,均匀平行设置在第一滑条、第二滑条之间,均一端和第一滑条垂直固连、另一端和第二滑条垂直固连,且隔板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滑条的宽度;相邻隔板件间沿隔板的长度方向都均匀设有M个平行于第一封条的安装板,M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封板的宽度大于第一滑条的宽度,封板的长度大于隔板的长度;第一个隔板的外端壁和封板的内端壁固连,第一个隔板的中心和封板的中心重合,且第一个隔板的长边和封板的长边平行,使得第一滑条、第二滑条、N个隔板形成的框架和封板垂直固连;
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抽拉架第一滑条、第二滑条伸入的通槽,且箱体内设有和所述第一滑条、第二滑条相匹配的滑轨,使得所述抽拉架能够从第一侧壁的通槽滑入箱体内,当封板和第一侧壁贴合时,第一滑条、第二滑条、N个隔板形成的框架挡在前管和后管之间且框架的中心位于前管的轴线上;
所述合页模块包含(N-1)*M个合页模型,一一对应设置在框架中(N-1)*M个安装板上;所述合页模型包含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卡槽,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结构相同,第一导流板的一条边和第二导流板的一条边固连,使得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20°的夹角;所述卡槽设置在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之间的对称面上,用于将合页模型插在其对应的安装板上使之固定在其对应的安装板上;
所述出口测量段距畸变发生器一倍管径R处的内壁上周向均匀设有P根垂直指向出口测量段轴线的总压探针,形成用于测量气流经过畸变发生器后总压分布状态的总压测量截面,P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所述P根总压探针中,P-1根总压探针的结构相同:长度均小于R/2,且其上均设有Q个用于测量压值的总压测点,且该Q个总压测点沿出口测量段径向按照等环面中心布置,Q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剩余的1根总压探针长度等于R/2,其上设有Q+1个用于测量压值的总压测点,其中1个总压测点设置在出口测量段的轴线上,另外Q个总压测点沿出口测量段径向按照等环面中心布置;
所述出口测量段的出口端和所述扩张段的入口端密闭相连;
气流由喇叭口吸入,经过入口测量段、实验段、出口测量段,再经过扩张段扩张,最后依次经过离心风机、电动阀门排出;所述离心风机作为实验台的气源动力,用于为实验台提供稳定的流场条件;所述电动阀门设置在离心风机下游,用于根据指令调整其开度进而调整实验段来流马赫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式可调畸变发生器模型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的型面采用双扭线形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式可调畸变发生器模型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壁和第一滑轨之间设有搭扣锁,用于在封板和第一侧板贴合时锁住或松开抽拉架和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式可调畸变发生器模型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在其通槽周围设有密封槽并安装弹性橡胶填充物,以保证封板和第一侧板之间的气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03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冷分体式钻削刀具
- 下一篇:一种虾田稻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方法